正文

你家煙囪里掉下個內向小孩嗎?(5)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yōu)勢 作者:(美)馬蒂·蘭妮


 

迷思之一:內向的孩子羞怯

事實:內向與羞怯時常被人們混淆。這一誤解的根源在于只從社交的層面看待內向。內向影響了內向孩子的總體氣質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特質會決定內向孩子所偏愛的社交方式。不過,盡管內向孩子的社交表現(xiàn)可能看上去比較羞怯,但它并不等同于羞怯。

與內向不同,羞怯既與能量需求無關,也不是改變社交方式就能解決問題的。和人獨處與置身群體,羞怯的人可能有同等的不適感受。羞怯與內向的關鍵差別之一是社交場合中信息的處理方式不同。羞怯的孩子有種期待性焦慮。他們會嘗試與別的孩子交流,但預先做好了不受歡迎的打算。而內向的孩子是不愿意社交,他們可能預料到了自己會不喜歡這種場合,但未必覺得自己會不受歡迎。羞怯的人渴望變得更善于交際,而一旦置身于社交場合,他們就會焦慮不安,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內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能羞怯。

羞怯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經(jīng)歷。幾乎每個人都有羞怯的時候。羞怯或許與遺傳有關,但往往受環(huán)境和后天經(jīng)歷的影響更多。羞怯的孩子對羞辱、尷尬和批評有極度的恐懼。他們可能行為拘謹,對陌生人充滿警覺;當有失敗的風險時,他們可能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羞怯的孩子還可能遭到老師、家庭成員和同齡人的粗暴對待,時常成為被嫌棄、嘲笑、作弄或冷落的對象。不幸的是,這些負面經(jīng)歷會加深他們的恐懼和自覺不討人喜歡的印象。

可能與內向相混淆的其他兒童機能失調

這些年來,我發(fā)現(xiàn)公眾常把其他一些兒童機能失調與內向相混淆。不過,在很多情況下,較之外向的孩子,內向的孩子的確更容易發(fā)生下面的機能失調:

· 感覺統(tǒng)和障礙

· 高度敏感

· 注意缺陷障礙(ADD)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 自閉癥與亞斯伯格綜合癥

· 社交焦慮與其他焦慮性機能失調

有關上述癥狀及它們與性格內向的區(qū)別,請參見附錄1“容易與內向性格引起混淆的疾病和異常”。

在《The Shyness Breakthrough: A No-Stress Plan to Help Your Child Warm up, Open Up, and Join the Fun》一書中,羞怯問題研究的重要專家伯納多·卡杜奇(Bernardo Carducci)對內向與羞怯做了區(qū)分:“內向的人不一定羞怯。內向的人具有與他人成功交流所必需的社交技巧和自信,他們只是需要獨處來重蓄能量,而且他們確實也喜歡獨處。羞怯的人則渴望關注,希望自己招人喜歡,被人接受,可他們缺少駕馭社交的技巧、思維、情緒和心態(tài)。

內向的孩子無法改變基本的神經(jīng)傳導回路。但是,通過增強自信、學習社交技巧和消除恐懼、焦慮,羞怯的傾向可以明顯弱化。如果你內向的孩子偏于羞怯,你就要幫她應對和弱化羞怯感。給她講解羞怯和內向的不同,讓她知道你會設法幫助他學習如何在社交場合感覺更自在。你要盡可能在與人初次見面時表現(xiàn)出輕松和友好。觀察了你的表現(xiàn)后,你的孩子就會在與同齡人的交往中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