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藝術的含義
領導工作不但是科學,而且是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
領導藝術使領導工作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從文字起源來看,甲骨文中的“藝”是一個人下蹲雙手持樹栽植的形象,可見它是與生產(chǎn)勞動有關系的。 《論語》中的“藝”,朱熹注釋為“多才能”。 《辭源》對“藝”的解釋為書、數(shù)、射、御, “射”就是射箭, “御”就是駕車??梢娭袊糯摹八嚒迸c生產(chǎn)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才能有關系。 “術”
就是路徑、方法。 “藝術”二字最初結合在一起,是指在生產(chǎn)勞動中表現(xiàn)的純熟的技能,或者是勞動技能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達到了藝術的境界。西文當中“藝術”的字源含有生產(chǎn)之義,同中國相近??梢娺h古社會嫻熟的技能同時就具有藝術的意義,這種勞動技能來自生產(chǎn)實踐中的經(jīng)驗,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其中一部分升華為藝術。
所謂領導藝術,簡單地說,就是指在領導的方式、方法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它必須是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藝術是真、善、美在領導活動中的自由創(chuàng)造與發(fā)揮,發(fā)揮到了藝術的境界。另一方面,領導藝術必須有效,即帶來領導績效。領導藝術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帶來真正的領導績效,否則談不上藝術。
領導藝術因人而異,是領導者素質(zhì)的綜合運用與反映,最忌模仿。領導藝術具有隨機性和非模式化的特征。這里要提一下領導方法,它是具有模式化特征的,比如“十個指頭彈鋼琴”,統(tǒng)籌兼顧、全面安排。領導方法與領導藝術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的,領導方法開始可能是一種領導藝術,但把它模式化,就演變成一種領導方法。而某位領導者在統(tǒng)籌兼顧、全面安排的過程中,發(fā)揮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就又變?yōu)轭I導藝術。再比如, “牽牛要牽牛鼻子”,即抓主要矛盾,這開始是一種領導藝術,但把它普遍化為一種工作方法之后,模式化了,就不再是領導藝術,而某位領導者在眾多復雜的矛盾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這方面體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又出神人化為領導藝術。不同的領導者具有不同的領導藝術,領導藝術具有多樣性,如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領導藝術,都有各自的特點。
二、領導藝術與權術的區(qū)別
領導學中既包括領導科學,又包括領導藝術的內(nèi)容,二者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領導學中與領導藝術相對應的是權術。研究領導藝術必須同權術進行比較研究,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從而把權術從領導藝術中剔除出去。
所謂權術,也就是弄權之術,歷史上稱“君人南面術”。學者李宗吾的《厚黑學》一書,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充斥權術,書的封面上赫然印有一段話: “一部二十四史,一言以蔽之,厚臉皮黑心腸而已。封建權貴未必懂政治學,但無人不通厚黑學。大奸大詐用而不說的爭雄密傳,帝王將相常勝不敗的政治機密?!爆F(xiàn)實生活中很多標榜領導藝術的書籍,如《老狐貍處事藝術叢書系列》,還有所謂《豺狼的智慧》、 《辦公室戰(zhàn)術》等,實際上講的都是權術。因此,研究領導藝術必須把它和權術嚴格區(qū)分開來,進行比較。
歷史上研究權術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兩個,一個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另一個是15世紀至16世紀意大利的思想家馬基雅維里。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反對王道,主張霸道,提出了法、勢、術相結合的理論,認為“法、勢、術三者皆為人主之具,不可偏廢”。術就是權術,韓非給權術下了一個定義: “術者,藏之于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術不欲見?!彼J為權術就是君主藏于胸中、不可告人的暗中駕馭下屬的方法。術的特質(zhì)有三點:①“人主獨擅,固握不移”。人主獨掌大權,任臣使下才能得心應手。②“周密深藏,神不可測”。即使是親近之人,也難以測之, “用在不可知,毫無形跡”。③“權變用奇,詭詐多方”。用術必須善用智巧,隨機應變。關于韓非的權術思想,可以參閱韓非的有關著作。
馬基雅維里(1469—1527年)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是《君主論》。馬基雅維里從國家政治、歷史發(fā)展上考察君主統(tǒng)治策略、方法。他認為,要控制、征服一個國家,不僅要奪取它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要根據(jù)被征服者的不同情況,依靠統(tǒng)治者的能力、智慧、武力采用相應的策略。馬基雅維里指出,權術是為了奪取政權、保持政權而使用的手段。他曾說過: “一位君主如果能夠征服并且保持那個國家的話,他所采取的手段總是被認為是光榮的,并且將受到每一個人的贊揚。”①這也就是被人們概括的“只要結果正確,手段總被贊許”, “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所以,君主在實行統(tǒng)治的過程當中,既可以是獅子也可以是狐貍。為了統(tǒng)治, “常常不得不背信棄義,不講仁慈,悖乎人道,違反神道……如果必須的話,他就要。懂得怎樣走上為非作惡之途”。②馬基雅維里的觀點因極端無道德性,公開贊揚惡德惡行被稱為“馬基雅維里主義”;搞陰謀、搞權術的人則被稱為“馬基雅維里式的人物”。
領導藝術與權術相比有四點原則區(qū)別:①領導藝術出于公心,而權術則是謀于私利,為了個人、小集團的私利而行事。②領導藝術公開運作,而權術則是暗里進行。領導藝術具有公開性、透明性,而權術具有神秘性,歷史上有明法暗術之說,權術就是搞陰謀。③領導藝術可以公開示人,權術則是秘而不宣。權術之所以秘而不宣,一是因為它極端的無道德性;二是密經(jīng)一旦泄漏,被他人掌握,就會失效。所以權術只是做而不說。④領導藝術的理論基礎是辯證法,權術的理論基礎是詭辯論。領導藝術和權術都具有靈活性。列寧說,現(xiàn)實生活中有兩種靈活性,客觀地運用靈活性是辯證法,主觀地運用靈活性則是詭辯論。
權術是主觀地運用靈活性,根據(jù)主觀需要裁剪客觀事實,毫無原則地玩弄手腕,無真理和信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