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外在得失影響心情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他在平日弘法講經(jīng)之余,花費(fèi)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時間,臨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寺里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xì)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撒了滿地。弟子們因此非??只?,打算等師父回來后,向師父賠罪領(lǐng)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聽說了這件事,便召集弟子們。他不但沒有責(zé)怪弟子,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huán)境,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聽了金代禪師的話,弟子們的心放了下來,也更欽佩禪師的為人。
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yàn)樗m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沒有蘭花這個障礙。因此,蘭花的得失,并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我們做人也是一樣,不要因?yàn)橥庠诘牡檬Ф绊懽约旱男木场?/p>
沒有什么可以羈絆你
唐代的豐干禪師在當(dāng)時頗有名望。一天,他在樹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的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孩,衣服雖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禪師問了附近村莊的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不得已,禪師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rèn)領(lǐng)。因?yàn)樗秦S干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長大以后,上座就讓他擔(dān)任行堂(添飯)的工作。時間久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人,與拾得相交最為深厚。因?yàn)楹郊揖池毨?,拾得就將齋堂里吃剩的飯菜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地誹謗我、欺負(fù)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惡厭我、欺騙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避開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么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彌勒菩薩的偈語這樣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bǔ)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如果你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修煉自己的內(nèi)心。不管他人如何地誹謗、欺侮,只要謙讓、忍讓,順其自然,就能避開那些無聊的糾纏,自己的內(nèi)心也能慢慢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