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德誠先生的新作《政府精細化管理》已經上市,盼望與牽掛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但很快,另一種擔憂又無端生起:廣大讀者會以怎樣的目光審視這部真誠的作品,讀者當中的政府工作人員又會以怎樣的心情去看待書中提到的問題。以當前的市場目光看來,這并不是一本時髦的書。沒有幽默的休閑故事,也沒有優(yōu)美的抒情文字,全書語言簡潔、論述直接,卻無處不透露著一名普通學者憂國憂民的真摯情感。
早在兩年前,在寫作《精細化管理——執(zhí)行力升級計劃》的時候,溫先生就已經產生了研究政府機構精細化管理方法的想法?!毒毣芾怼獔?zhí)行力升級計劃》出版后,在社會引起了很大反響,受到了各方的好評,我原本以為他會趁此機會很快推出關于政府管理的著作,沒想到溫先生此后反而更加低調,謝絕了很多朋友關于出游、宴會的邀請,潛心精細化管理的更深入的研究。
于是,慵懶如我者,在炎熱的三伏天逮著機會便在家避暑的時候,溫先生卻在南方幾個省忙于搜集資料和考察研究;當年末節(jié)日增多,我們都將心思都放在聚會放松時,卻傳來溫先生仍在家閉關靜心思索和寫作的消息。終于,在我們快要淡忘其寫政府管理的愿望時,這本淌著溫先生熱淚的《政府精細化管理》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作為朋友,我從不隱瞞對他的一些生活細節(jié)的“不滿”,比如衣著的樸素、大熱天也選擇坐公交出行等等;而作為讀者,我向來對他的著述十分敬佩,因為他總能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中發(fā)掘出獨特而深刻的論點,而且總能通過簡單的事例支撐他的觀點,并將他由此出發(fā)的一整套理論形象地闡述出來。
今天已是第二次讀完《政府精細化管理》,也更深地理解了溫先生隱含在字面下的更深的對管理的認知。
本書的結構框架非常簡單,開篇先點出我國政府走精細化管理之路的重要性,然后從精細化管理的方法論開始,將精細化管理與當前政府管理的幾大難題相結合,在原有精細化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論述了政府管理中的成本管控、執(zhí)行力管控以及銜接配合的精細化操作方法。把這個脈絡理清后再簡化,其實就是告訴大家為什么要實行精細化管理、什么是精細化管理、怎樣實行精細化管理等幾個問題。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管理方面的著作,讀起來卻讓人感覺意味無窮,可見獨特之處并不在于這些系統(tǒng)的闡述。在這一系列的理論與方法之外,還包含著溫先生對與管理相關的社會、文化方面的思考。書雖不厚,但所作的絕不僅僅是對精細化的解釋。
拋開對溫先生本人的解讀,僅從文本出發(fā),我們仍能讀出他對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解,以及對社會應有的責任感的呼喚。我們可以將溫先生所表述的精細化思想分為三個部分:目的、過程和現(xiàn)狀。從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目的看,概括來說就是要建設高效廉潔的政府,高效廉潔不僅是政府工作人員的責任,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時代的要求。從過程上看,要實施精細化管理所要做的一系列量化、標準化等工作,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責任。而現(xiàn)狀卻是,中央提的科學發(fā)展觀在很多地方往往無法科學地落實,要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溫先生看來,精細化顯然不僅僅是一種科學的方法,而是一種思想,一種和社會責任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精神,以及深深的人文關懷。認真研讀《政府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我們首先科學合理地認識科學發(fā)展觀,正確地看待精細化管理,只有全面調整我們自身的精細化觀念,才能真正為政府管理的進步、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因為再科學、細致的管理方法,最終的操作、落實與執(zhí)行者仍是具體的個人。
政府管理的改革和進步正在快速而有序地進行,或許正如溫先生所說,精細化管理是中國政府未來20年的必經之路。為此,他充滿信心,并在工作中孜孜不倦、在探索中樂此不疲。在他的這本新作里,我們讀到的不僅是政府精細化管理的各種方法,還有用20年時間求證一種精神的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