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撿布鞋:以人為本的楚昭王
1.吳楚之戰(zhàn),典型的蛇吞象
生我者,父母也,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誰?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在楚國歷史中,就有那么一個被圣人盛贊有加之人,在他尚未出生之時,因被小人陷害,被迫另外選擇了父親,此人便是楚昭王。
很難說,在二千多年前的郢都,一旦失眠的楚昭王,在夜的深處,望著宮廷之梁,會不會想到他的被迫擇父,心情是慶幸中的喜悅還是懷著不安的一種憂傷。直至今天,我們還要將這一事件拿來分析并做出妄斷,費無忌,這個楚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讒言之人,貽害楚國,禍及三代,無法肅清,在二千多年后,還依然有后遺癥。
偉人說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小人,有時他的禍國殃民,也客觀地成就了歷史。費無忌就是這類角色的典型代表。他在去秦國為太子建迎?娶新娘途中,發(fā)現(xiàn)秦女贏氏乃絕色,便挖空心思讓這個女子成了楚平王之妃,在第二年某月,一個嬰兒呱呱墜地,這就是小小的軫兒,也就是后來的楚昭王。如果這一敗壞人倫之事不發(fā)生,秦女必為太子妃,軫兒理所當(dāng)然是太子建之子,楚平王只能是他的祖父。也許沒有這一事情發(fā)生,伍子胥不會叛逃,太子建也許可以順利繼位,軫兒應(yīng)該是太子建之長子,他繼位時,也許會晚上幾年或十幾年,但總該可以成為楚國的一代王者。可是,歷史充滿了變數(shù),他的命運被歷史上著名的小人改變了。
費無忌死于楚昭王元年,這時楚國宮廷內(nèi)外謗怨憎恨費無忌者甚多,不僅因他陷害了太子建,還殺害了忠臣伍奢、伍尚,后來又冤殺卻宛。平王死了,這棵保護他的大樹轟然倒塌,費無忌如喪家之犬,以為楚昭王可以依靠。但楚昭王盡管年幼,卻也從許多風(fēng)言風(fēng)語之中,得知母親被他亂點鴛鴦譜,以及他讒害忠良之人的事。后楚昭王在輔佐大臣令尹子常的極力促成下,斬殺費無忌,誅戮他的全族。一代奸臣,算計過人,也只落得如此下場。
父王的風(fēng)流債,被迫由子來償還,這就是攤在楚昭王身上的命運。楚昭王時代,吳人入侵郢都之前,無日不有吳軍,無歲不有吳軍侵擾的消息。
公元前506年冬,楚國人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這個南方的強國,從立國之初到現(xiàn)在,從來就是習(xí)慣于跑到別人的國土上,去滅人之國,奪人之地,很難想象會有外國人打到自己的土地上,甚至進入自己的首都來。這有點像二戰(zhàn)時期,德軍對蘇聯(lián)發(fā)動閃電戰(zhàn)似的圍攻,使毫無心理準備的蘇軍被打得狼狽不堪。楚國因為令尹的貪婪,使吳國人在長線作戰(zhàn)中,找到了如蔡國這樣的中轉(zhuǎn)站,恰到好處地解決了補給。在吳國向楚國腹地進軍時,在柏舉之地(一說今麻城,二說今安陸,三說今漢川),各懷心事,互相爭功的楚國將領(lǐng)各自為陣,不肯??作,導(dǎo)致柏舉之戰(zhàn)楚國潰敗,吳師直逼郢都。
2.逃命的君王丟掉了一只布鞋
逃亡吧,逃亡!郢都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這時是楚昭王十年,如果他十歲繼位,此時應(yīng)該是二十歲的青年了。柏舉之戰(zhàn)的第九天,他帶著自己喜愛的妹妹季羋畀我,及少數(shù)家臣侍從,逃到漢水之濱。禍不單行,遇到一伙搶劫的強盜,這真是龍游淺灘遭魚戲,虎落平原?被犬欺。強盜見可索討的東西不多,便用戈擊昭王,幸有忠臣死死護著他,才安然無恙。在慌亂之中,他們不敢太多地停留,便逃亡到了鄖地。這時鄖公為斗辛,其弟有斗懷和斗巢,斗懷要加害昭王,為父蔓成然報仇。其父在平王奪位時,立過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為令尹之職,個人野心隨即膨脹,又貪得無厭,與楚國富戶養(yǎng)氏家族發(fā)生沖突,平王趁機下手,將蔓成然和養(yǎng)氏同時剿滅。斗懷提出要為父報仇時,鄖公斗辛認為天不滅楚,便親自與弟斗巢護送昭王進入隨國。
楚昭王逃離只有一天,吳師勢如破竹攻破郢都,楚國首都慘叫聲不斷,火光四起,血流成河,吳師燒殺奸淫,無惡不作,使整個郢都陷入巨大的“吳色”恐懼之中。也許這樣的慘狀非伍子胥所愿,但當(dāng)吳師進入自己的祖國時,他亦無法控制了。我們從他對平王鞭尸三百下,然后分尸喂狗的怨恨之中,可以判斷出,他絕無內(nèi)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