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子目夷逃回首都,向大司馬公孫固詳告了宋襄公被劫之事,他料定,楚國人絕不會善罷甘休,必會攻打都城。
大司馬建議,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在襄公被羈之時,應由公子目夷攝政。這樣一是可以統(tǒng)帥全國兵馬,二是可以號令天下,齊心??力對付強楚。另外,楚國挾吾君而來,必以為至寶,弄不好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故要楚人棄宋君如棄廢物。大司馬認為必如此行事。
在很快召開的戰(zhàn)時內(nèi)閣會議上,由大司馬推舉公子目夷為君,以主國事。群臣知目夷智謀在襄公之上,又知公子目夷能從實際出發(fā),會帶領他們走出困境,大會表決除一票棄權一票作廢外,多欣然同意。公子目夷當即告于太廟,南面攝政,統(tǒng)領全軍,嚴陣以待。
宋國這邊安排至此,只見南面濃濃聲響,塵土飛揚,旌旗招展,楚王大軍已到。楚軍圍城而駐,安營扎寨。城上城下,劍拔弩張,氣勢洶洶。按照古人開仗的慣例,先由兩軍主帥,互相喊話,挑戰(zhàn)應戰(zhàn)一番。
楚軍主將斗勃伸長脖子,張開喉嚨,如此大聲喊開了:“你們的君主,已經(jīng)-被我們抓了,生殺大權,由我操縱,若及早割地賠款,可保你們君主性命?!?/p>
大司馬公孫固與之對喊起來:“我們知道你們會來要挾我們,已經(jīng)?召開了戰(zhàn)時內(nèi)閣會議,大會一致通過目夷為我們的英明領袖,且已告知太廟先祖,得到祖宗認可。至于你們手中的王牌,就由你們自行處置。想要挾投降,還是由劍弩說話吧?!?/p>
楚人萬萬沒有想到,宋人反應如此快捷,斗勃中氣顯然不足了。他有些結巴地說:“你們的君主在此,又立新君?”宋人馬上回答:“社稷無主,必立新君,乃是常理?!倍凡粫r無詞,便看看成得臣,成得臣看看楚王,楚王兩眼看天,直??白眼,大腦飛快運轉起來。楚人一向喜歡以牛罵人,只聽楚王激動之下,冒出了“牛逼”的粗話:“把這個廢物送給他們。”斗勃聽了,只好對城墻再喊:“將你們君主還給你們,給我們什么酬勞?”大司馬卻說:“故君已經(jīng)?污辱了社稷,即使返回,也是廢的。若為君故,請楚自作處置吧。我們視死如歸,決心與你們這些強盜決一死戰(zhàn)!”
宋襄公一聽,羞憤交加,昏了過去。
4.都城被攻,魯侯陳詞
大將斗勃見大司馬公孫固態(tài)度強硬,知喊話無益,請示楚王。楚王早已氣得發(fā)了瘋,傳令即刻攻城。他要打擊宋人的囂張氣焰。一時間城下箭如雨射向城中,城上石塊如天降冰雹。一場大戰(zhàn)下來,楚人連城墻都難以接近。盡管各有損傷,因宋軍有地勢之優(yōu),楚軍損失比較大。楚軍連攻三日,先是斗勃當先鋒,然后是令尹成得臣督戰(zhàn),最后連楚王也上了戰(zhàn)場,強攻宋都。宋國人知城墻若被攻破,等著他們的是什么結局,于是拼死抵抗。三日下來,楚國人損兵折將,占不到半點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