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啟示23:知足常樂不攀比

好女孩一定要學習女兒經(jīng) 作者:孫虹鋼


生活中,總有很多人在哀嘆自己的不幸,卻對他人的成績羨慕不已。其實,事情完全不像他想的那樣。

木子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他喜歡創(chuàng)作,立志當個大作家,像羅文一樣。羅文是木子崇拜的大作家。木子常常在雜志上看見羅文的名字。木子發(fā)現(xiàn),羅文非常高產(chǎn),并且創(chuàng)作風格多樣化,從作品涉及的內(nèi)容看,其人的知識、見識極其廣博。以羅文為偶像,木子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慢慢地,木子也能發(fā)表作品了。木子非常高興,他努力地寫呀寫呀,從趨勢上看,他是進步的。然而,寫了幾年后,木子懊喪地發(fā)現(xiàn),自己要想趕上羅文,簡直是白日做夢。羅文酷似一臺創(chuàng)作機器,任意翻開一冊新的雜志,幾乎都可以看見羅文的名字。木子心里說,我就是每天不睡覺,也寫不出來這么多的作品。另外,羅文那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風格,可以吸引有著不同欣賞癖好的讀者,而自己,僅有一種創(chuàng)作風格。最可怕的是,羅文猶如一個無所不知的“萬事通”,而自己相比之下,顯得懂得太少了。木子開始懷疑自己的學識,懷疑自己是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這塊料,懷疑自己能否在這條路上有大發(fā)展。

在種種懷疑中,木子信心盡失,慢慢地,他遠離了創(chuàng)作,死心塌地地做了一名運輸垃圾的司機。在日復一日地奔向垃圾處理場的路上,木子老了。

這一天,木子到一家雜志社去運垃圾,那其實是一些滯銷的舊雜志。木子隨手拾起一冊翻了翻,又看見羅文的名字。忽然,木子想跟雜志社的人打聽打聽羅文。事實上,除了羅文的名字和他的作品,木子對羅文本人一無所知。雜志社的人笑著告訴木子:“羅文這個人根本不存在。我們雜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詳?shù)奈恼拢桓攀鹈麨榱_文。其他的雜志社也有這個習慣。所以,羅文的名字常常出現(xiàn)在雜志上?!?/p>

話未說完,木子已然驚得不能動彈了。原來,讓他信心失盡、理想破滅、一生暗淡的人,竟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

羅文根本不存在!木子被一個虛擬的對象打敗了。

當今世界色彩斑斕、五花八門,實在有太多太多的誘惑。類似木子的慨嘆和抱怨,相信很多人也都曾有過??粗鴦e人晉升,委屈;看著別人的工資比自己拿得高,羨慕……其實,人生失意無南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是種種扭曲的心理,直接催生了盲目攀比的心理。他們永遠看不到,他比別人有一份相對穩(wěn)定而輕松的工作,有知心的朋友……就像朱德庸所說的那樣:“我相信,人和動物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比如老虎有鋒利的牙齒,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彈跳力,所以它們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人也是一樣,不過是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把自己的天賦忘了,就像有的人被迫當了醫(yī)生,而他可能是怕血的,那他不會快樂。人們都希望成為老虎,而這其中有很多只能是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們?yōu)槭裁捶胖軆?yōu)秀的兔子不當,而一定要當很爛的老虎呢?”

當然,世界上少不了攀比,但如果只是一味盲目攀比,只能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煩惱。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無論在什么場合,有的人總喜歡攀比,這樣的人無論怎么富有,生活似乎總是痛苦的,這樣的人痛苦的本身在于自己太愛攀比。

所以,人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恰如其分的定位。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而只是一味地盲目與別人攀比,就會對自己產(chǎn)生錯覺,從而做出傻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原文

勤治家,過光陰。不伶俐,被人論。

解說

做了家庭主婦,就要克勤克儉地管好這個家,辛勤地勞動,好好地過日子。如果不聰明,又不肯干,那就要被人看不起,說你的不是。

拓展延伸

腳踏實地是獲得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徑,但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想著投機取巧,雖然投機取巧有時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這樣獲得的成功是不踏實的,也是不可能長久的。另外,投機取巧這種思想,不僅會使人墮落,無所事事,而且還會令人退化??v觀古今,只有那些勤奮踏實工作的人才是最高尚的,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樂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