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強行入軌(5)

仇和十年 作者:包永輝


“三改四制”的組合拳,徹底擊垮了沭陽農村基層組織的種種“梗阻”,全縣5000多名得不到群眾信任和適應不了市場經濟需要的村組干部“下崗”。他們的“下崗”,不僅換來了精干的村干部隊伍,而且出人意料地化解了許多長期以來困擾各級領導的農村難點問題,許多人連呼“四個沒想到”: 

一是沒想到大批村組干部“下崗”了,村里反而穩(wěn)定了。

村組干部能否得到群眾的擁護是村里能否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基礎。在這次村級組織改革中,全縣有5045名村組干部被調整、精簡了下來,減少了38.6%,加上編外人員,村干部實際減少了45%。僅此一項,農民每年可減少負擔500多萬元。

據當時的縣委組織部長許步健介紹,由于村民對自己選出的當家人有一種認同感,過去干群關系緊張的主要焦點沒有了,民心也順了,群眾的上訪大幅度減少,大部分村實現(xiàn)了穩(wěn)定。

二是沒想到村干部眼睛“向下”了,上級的任務反而好完成了。

村干部的“官帽”由過去的上級給變成了現(xiàn)在的群眾選,帶來的最大變化莫過于村干部由過去的單純對上負責變成了既對上負責,更要對下負責。村干部眼睛“向下”了,會不會影響上級任務的完成,這是縣鄉(xiāng)許多領導在改革之初最擔心的問題,然而事實卻正相反。

在當時的調查中,記者采訪了10多名新當選的村干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過去自己的命運掌握在鄉(xiāng)黨委手里,現(xiàn)在是群眾掌握我們的命運,群眾不選你就當不成。要取得群眾的信任,就得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

村干部一心想著大家,而大家更支持干部的工作。據統(tǒng)計,1996年之前,沭陽縣共拖欠提留統(tǒng)籌1544.8萬元,60多個村多年不繳提留統(tǒng)籌、不搞計劃生育;而現(xiàn)在,不盡義務的農戶大為減少。

變單純的對上負責為既對上負責更對下負責,村干部的工作方法也隨之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由行政命令型向服務型轉化。各村普遍成立了黨員議事會和村民代表會,凡村里的重大決策都要經過“兩會”討論通過后方能實施。在工作方法上,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多了,強制性手段大大減少。

三是沒想到鄉(xiāng)黨委的權力“下放了”,村級組織反而有凝聚力了。

作為村級組織直接“上司”的鄉(xiāng)黨委、政府,長期以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誰當村干部,總認為自己親自圈定的人選才可靠。這樣做的結果,村干部一個個確實對上聽話了,但由于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很難在群眾中產生號召力,從而導致一些村級組織長期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tài)。

在這次改革中,由于充分尊重群眾的選舉權利,為他們提供了參政的渠道,把社會中的優(yōu)秀分子吸引到村組織領導層中,無形中也把廣大群眾凝聚到了基層組織周圍。在選舉中,各村群眾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父親替兒子、妻子替異地打工丈夫報名參選的事屢見不鮮。

在沭陽,有的村長期處于“家天下”控制之下。民主選舉的推行,徹底打破了“家天下”的壟斷。在沭陽,小姓的人當選村支部書記的為數(shù)不少。在以往缺少群眾參與、監(jiān)督的情況下,財務混亂幾乎成了“上訪村”的通病?,F(xiàn)在通過群眾參與和村務公開,財務混亂的狀況得到根本扭轉。

四是沒想到鄉(xiāng)鎮(zhèn)領導用人的“框框”沒有了,大批人才反而涌現(xiàn)了。

長期以來,沭陽許多村干部不僅政治素質不高,文化素質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這樣的干部素質為何長期難以改變呢?不少鄉(xiāng)級領導過去一個共同的理由是“干部難選,沒人愿干”。然而,群眾選舉出乎他們的意料,一個個塵封埋沒的人才被挖掘出來。

在沭陽縣,群眾選舉的村干部超出領導視野的事司空見慣。是什么使干部的眼光與群眾的眼光產生那么大的差距呢?劉集鄉(xiāng)鄉(xiāng)長姜修明說,現(xiàn)在一個鄉(xiāng)都幾萬人,鄉(xiāng)干部認識的人再多也不如群眾多,對誰當干部合適了解得再多也不如群眾多。而鄉(xiāng)里過去之所以不肯放權,主要是“怕”字作怪,怕引起混亂,怕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不好完成。群眾的參與和實踐證明,干部的民主意識、法律意識有時已遠遠落后于群眾。

刮肚子,平祖墳

在“強行入軌”的大規(guī)模整治中,仇和最不留情面、下手最狠的還當屬“天下第一難”的計劃生育和移風易俗——平墳頭。

計劃人口的鐵腕書記

新中國成立初期,沭陽總人口為58萬,1997年底達到174萬,增長了整整2倍,既高于全國平均增長速度,也超過全省平均增長速度。

1982年到1996年,全縣新增人口30萬,年均人口出生率達到20‰,平均每年新增2萬多人。1982年,沭陽縣人口在全省63個縣(市)中居第7位,1990年躍居第4位,1996年則成了全省第一人口大縣。

1991年,江蘇省政府決定對全省計劃生育工作落后地區(qū)實行重點管理,沭陽在33個重點管理縣中列倒數(shù)第12位。1996年,省、市計生部門調查表明,沭陽計劃生育率只有44.79%,一孩節(jié)育率為17%,一孩上環(huán)率為36%,二孩結扎率為38%,計劃生育處于癱瘓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