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周五晚上,陳懷美開完會回到家已經過了12點。下半夜拉了七八趟肚子,早上8點還得去勞動。實在沒力氣,怕跟仇和在一組干不動,他就偷偷跑到宣傳部一組去了。但這沒有逃過仇和明察秋毫的眼睛,他大聲質問:“人家是就高不就低,你這個副書記怎么就低不就高了?”陳懷美只好實話實說。
沭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孫康寧親眼見過,仇和下班后走到河邊,脫掉上衣,卷起褲管就挖泥。在扎下鄉(xiāng)的水利工地上,仇和與普通工作人員一樣劃分工段,一樣堅持驗收標準,一樣在寒風中揮鍬大干。他甚至清晰地記得,1997年3月22日,星期六上午,在縣直機關4000余名干部職工參加勞動的南關鄉(xiāng)長莊路工地上,仇和利用勞動間隙席地而坐批閱文件的情形。
孫康寧說:“剛開始,人們還覺得這可能是領導象征性地干干,時間久了,常??匆娝蠹乙粯痈膳K活、重活,才漸漸感到這個領導不是在玩虛的。干部群眾對仇和開始從懷疑到敬畏?!?/p>
當仇和剛到沭陽上街掃雪的時候,人們認為那是在“作秀”;當仇和一馬當先推車運垃圾的時候,人們認為那是表演加鼓勁;當仇和卷起褲管挖淤泥時,人們認為那是領導求變心切;當凡有重活處總有仇和勞作的身影時,人們開始心悅誠服,認為那是以身作則。
一個名叫任全良的文化人寫了首《公仆新風——機關干部義務勞動有感》,歌以詠志:
鐵鍬一把,單車一輛,
自備茶水,自帶干糧,
黨政官員奮戰(zhàn)在水利工地,
義務勞動的大軍浩浩蕩蕩。
寒風吹走“官衙”習氣,
熱汗洗滌心靈的泥漿。
……
滿腔熱情融化寒霜凍土,
一片熱忱溫暖鄉(xiāng)親的心房,
婦孺老幼喜上眉梢,
臉上的花朵迎風綻放。
……
良好的開端,嶄新的希望,
播下聯(lián)系群眾的種子,架起奔向小康的橋梁。
畢竟是沉疴已久,仇和巨大的付出以及表率作用,并沒有止住責難之聲。有人說,蘇南等地在拼命發(fā)展經濟,沭陽卻在大搞環(huán)境整治,是“不抓工不抓商,只抓表面光”。
1997年3月15日,是仇和到任沭陽的第97天。當宿遷市各縣區(qū)城管、公安、交通、衛(wèi)生等部門的頭頭腦腦聚集沭陽,召開城市環(huán)境綜合整治暨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鎮(zhèn)現(xiàn)場會時,仇和接到了時任宿遷市副市長黃登仁的電話:“仇和呀,聽說沭陽衛(wèi)生搞得不錯呀!”黃的話好聽的一半露在水面,難聽的一半潛在水底——你這個毛頭書記也就會搞些環(huán)境衛(wèi)生之類的表面文章,除此以外還能有什么本事。
黃登仁的冷嘲,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更多的人則在疑慮中等待,仇和還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