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美國人民的未來和大家的錢途,整個華爾街同仇敵愾,非要打垮歐元不可。而且外匯市場上,賣一種貨幣就一定要買另一種貨幣。一般來說,賣歐元的多半會買美元,只要把美國的經濟數據搞得不是那么糟糕,資金就會自動流到美國來。大資金首先考慮的是安全,然后才是收益。美國雖然經濟也不好,但只要比歐洲經濟安全就可以了。隨著資金的流入,美國經濟會再度繁榮起來。為了吸引資金,穩(wěn)定人心,發(fā)展經濟,還要在拉抬美元的同時把美國股市也拉起來。畢竟股市有經濟的“晴雨表”之稱嘛??v然這種說法很不靠譜,但大部分老百姓還是相信這種說法的。
拉美元的同時拉股市,這個任務很不容易。雖然在過去20年的時間里,美元指數不論跟道瓊斯、納斯達克還是標準普爾指數都是正相關關系,即美元和美國股市三大指數的走勢是基本一致的。雖然這種正相關關系并沒有強到像深成指和滬綜指的關系那樣,但他們的大方向還是基本一致的。世界上大部分股市的指數跟美元指數都有關聯(lián),包括中國股市,這個我們在后面再仔細講。不過到了2008年初,美國爆發(fā)了堪比大蕭條時期的經濟危機,美國經濟不再健康,這個情況就出現(xiàn)了反轉。
上圖(來源:羅斯伍德研究所Rosewood Research)顯示了2008年和2009年美元指數和美國股權收益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可以清楚地看到,從2008年1月開始,美元指數跟美國股權收益很溫柔地一下子就從同方向運動趨勢變成了完全相反的走勢。負相關指數高達,也就是說二者的走勢有86%是徹底相反的。
雖然對于這個問題有很多種解釋,但筆者覺得主要還是以下原因:經濟不景氣,制造業(yè)和運輸以及零售業(yè)都不景氣,跌到下面后低位盤整,波動小,難以帶動股市。而資源類的企業(yè)本身規(guī)模就比較大,其股價主要受包括金屬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農業(yè)類企業(yè)則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受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
農產品和金屬石油等大宗商品在國際上都是以美元定價,價格則受美元價格的影響很大,而且是非常強的負相關關系。美元漲,價格就跌;美元跌,價格就漲。由于其他行業(yè)的大公司價格波動都很小,上述公司的股價隨著美元的漲跌反向運動,從而造成了股市與美元指數走勢相反的情況。
當然就這些原因,美元指數和股市也不至于聯(lián)動性這么強,還是因為那些對沖基金利用這些相關性來實時套利,才讓匯市和股市即時聯(lián)動。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美元指數來進行股市操作,也許可以賺些錢財。
美元指數自2002年2月后就一直下跌,一直跌倒2008年3月。這固然是美聯(lián)儲采取弱勢貨幣政策的結果,但也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糟糕。美聯(lián)儲這幾年搞的弱勢貨幣政策不但沒有按預想的那樣刺激美國出口,反而給華爾街特別是“咱們一伙”猶太財團炒作各種大宗商品和房地產提供了大量成本低廉的資金。也許后者就是美聯(lián)儲的真實意圖,因為格林斯潘本身就是猶太財團的重要成員。不過這事誰說得清楚?
美元指數從2008年7月開始反彈,一路沖到。這期間,冰島宣布破產。雖然這加速了美元上漲,但由于冰島太小,對整個歐洲的影響太小。更重要的是,當時美國金融糟糕的程度遠超歐洲,所以華爾街隱忍未發(fā)。美元指數從2009年3月4日起一路走低,到了2009年10月20日,已經跌到了。這時候,希臘的債務問題已經捂不住了。而美國的經濟數據已經開始比歐洲好了,于是華爾街就開始行動了,突破口就是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