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種絞刑方式,就是犯人跪在中間,旁邊兩個人像拔河一樣拉扯繩索把犯人勒死。
總之,長距墜落是唯一通過精心計算來幫助犯人減輕痛苦的方式,但這通常只有專業(yè)絞刑師才能做得到,一般人想要上吊自殺很難死得那么完美。
科學(xué)驗證
絞刑伴隨了人類歷史的各個時期,也是古代文明幾乎所有的民族最常施行的極刑。絞刑的原理很簡單:一根繩子套住脖子,通過繩子產(chǎn)生一種強(qiáng)大的牽引力,從而阻止人體的某些功能。
西歐的絞刑,其實是吊死,有的是提起繩子而死,有的是在腳下有支撐物,執(zhí)行時去掉,兩腳就自然懸空。如果說斷頭臺是法國的特產(chǎn),那么英國人就對腳下有活動踏板的絞架情有獨鐘,而且他們對繩子的長度也作了精確的計算,絞死一個54公斤體重的犯人,繩子長度為2.46米,54.6公斤則為2.40米,95.1公斤為1.55米。
施絞刑通常要借助于直角形支架。支架通常是由一根垂直的支柱和一根水平支柱構(gòu)成,后者稍細(xì)、稍短,被從頂端固定住,繩子就綁在那兒。
絞刑有很多操作手法,其中最具技術(shù)含量的一種叫做“長距墜落”(longdrop)—利用犯人猛然下墜時產(chǎn)生的重量把頸椎扭斷,令大腦瞬間失去血氧供應(yīng),最短一秒內(nèi)就可致人昏迷。這樣,盡管腦死亡在幾分鐘之后才能發(fā)生,身體的完全死亡還需要再多一些時間,但犯人不會有任何知覺,可以說死得迅速、安詳。
歷史上用時最短的絞刑僅僅7秒半,行刑人是英國最著名絞刑師阿爾伯特·皮埃爾伯恩特(AlbertPierrepoint),排名第二的是他老爸,用時13秒。
這種長距墜落20世紀(jì)在英國用得很多,絞刑師要根據(jù)犯人的身高、體重和體型計算出合適的繩索長度,給犯人留出一個足夠的下墜空間,從而達(dá)到足夠的下墜速度,以不大不小的力量恰到好處地把頸椎扭斷。
說來簡單,但這其間的分寸可不好把握,絞刑師一個沒算好,犯人就會死得很慘很難看。比如如果繩子短了,下墜的距離、速度、重量就全都不夠,犯人一時半會兒死不掉,只能把脖子勒在那兒,花好幾分鐘慢慢等著大腦缺血、肺部缺氧,實在是非常可憐;如果繩子太長,下墜速度又會太快,活活兒能把犯人的腦袋給一把擰下來,回頭地上一具血淋淋的無頭尸,繩套上一個血淋淋的黑布口袋,實在太嚇人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