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一個名人叫陳鴻的,他和他的朋友白居易經(jīng)過安史之亂以后,楊貴妃死了,美人已入黃土,憑吊古事,不勝傷情,于是白居易作了《長恨歌》;而他便做了《長恨歌傳》。此傳影響到后來,有清人洪異所做的《長生殿》傳奇,就是根據(jù)它的。當時還有一個著名的作者,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簡,做了一篇《李娃傳》,說的是:滎陽巨族之子,到長安來,溺于聲色,貧病困頓,竟流落為挽郎。--挽郎是人家出殯時,挽棺材者,并須唱挽歌。--后為李娃所救,并勉他讀書,遂得擢第,官至參軍。行簡的文章本好,敘李娃的情節(jié),又很是纏綿可觀。此篇對于后來的小說,也很有影響,如元人的《曲江池》,明人薛近兗的《繡襦記》,都是以它為本的。
晚唐人的小說,不甚講鬼怪,間或有之,也不過點綴點綴而已。但也有一部分短篇集,仍多講鬼怪的事情,這還是受了六朝人的影響,如牛僧孺的《玄怪錄》,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李復(fù)言的《續(xù)玄怪錄》,張讀的《宣室志》,蘇鶚的《杜陽雜編》,裴鍘的《傳奇》等,都是的。然而畢竟是唐人做的,所以較六朝人做的曲折美妙得多了。
唐之傳奇作者,除上述以外,于后來影響最大而特可注意者,又有二人:其一著作不多,而影響很大,又很著名者,便是元微之:
其一著作多,影響也很大,而后來不甚著名者,便是李公佐?,F(xiàn)在我把他兩人分開來說一說:
一、元微之的著作不大喜歡麻煩和煩悶,現(xiàn)在倘在小說里敘了人生的缺陷,便要使讀者感覺不快。所以凡是歷史上不團圓的,在小說里往往給他團圓;沒有報應(yīng)的,給他報應(yīng),互相騙騙。--這實在是有關(guān)國民性的問題。
二、李公佐的著作李公佐向來很少人知道,他做的小說很多,現(xiàn)在只存有四種: (一)《南柯太守傳》:此傳最有名,是敘東平淳于棼的宅南,有一棵大槐樹,有一天棼因醉臥東廡下,夢見兩個穿紫色衣服的人,來請他到了大槐安國,招了駙馬,出為南柯太守;因有政績,又累升大官。后領(lǐng)兵與檀蘿國戰(zhàn)爭,被打敗,而公主又死了,于是仍送他回來。及醒來則剎那之夢,如度一世;而去看大槐樹,則有一螞蟻洞,螞蟻正出入亂走著,所謂大槐安國,南柯郡,就在此地。這篇立意,和《枕中記》差不多,但其結(jié)穴,余韻悠然,非《枕中記》所能及。后來明人湯顯祖作《南柯記》,也就是從這傳演出來的。(二)《謝小娥傳》:此篇敘謝小娥的父親,和她的丈夫,皆往來江湖間,做買賣,為盜所殺。小娥夢父告以仇人為“車中猴東門草”;又夢夫告以仇人為“禾中走一日夫”;人多不能解,后來李公佐乃為之解說: “車中猴,東門草”是“申蘭”二字;“禾中走,一日夫”是“申春”二字。后果然因之得盜。這雖是解謎獲賊,無大理致,但其思想影響于后來之小說者甚大:如李復(fù)言演其文入《續(xù)玄怪錄》,題日《妙寂尼》,明人則本之作平話。他若《包公案》中所敘,亦多有類此者。(三)《李湯》:此篇敘的是楚州刺史李湯,聞漁人見龜山下,水中有大鐵鎖,以人,牛之力拉出,則風濤大作;并有一像猿猴之怪獸,雪牙金爪,闖上岸來,觀者奔走,怪獸仍拉鐵鎖入水,不再出來。李公佐為之解說:怪獸是淮渦水神無支祁。 “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贝笥硎垢街浦i鎖大索,徙到淮陰的龜山下,使淮水得以安流。這篇影響也很大,我以為《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正類無支祁。但北大教授胡適之先生則以為是由印度傳來的;俄國人鋼和泰教授也曾說印度也有這樣的故事。可是由我看去:1.作《西游記》的人,并未看過佛經(jīng);2.中國所譯的印度經(jīng)論中,沒有和這相類的話;3.作者--吳承恩--熟于唐人小說,因為《西游記》中受唐人小說的影響的地方很不少。所以我還以為孫悟空是襲取無支祁的。但胡適之先生仿佛并以為李公佐就受了印度傳說的影響,這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說然否的話。(四)《廬江馮媼》:此篇敘事很簡單,文章也不大好,我們現(xiàn)在可以不講它。
唐人小說中的事情,后來都移到曲子里。如“紅線”, “紅拂”, “虬髯”……等,皆出于唐之傳奇,因此間接傳遍了社會,現(xiàn)在的人還知道。至于傳奇本身,則到唐亡就隨之而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