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燕、齊,挺進中原可以欺凌韓、趙、魏,稱王稱霸的宏圖偉業(yè)便可水到渠成。只可惜謀臣們沒有想到這一點,反而和楚國結(jié)盟而回,使秦國失去了一次稱王稱霸的機會。而楚國趁機重整旗鼓,成為秦國稱霸的一大阻礙?!?/p>
秦始皇聽了,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
韓非接著說:“六國合縱,攻打秦國,秦軍西出崤山,擊敗了合縱聯(lián)軍,乘勝追擊魏軍到大梁,如果再多包圍一些日子,大梁便可攻破。如果趁機消滅了魏國,那么就隔斷了趙國和楚國的聯(lián)合,這樣趙國就危險了;趙國一出現(xiàn)危險,楚國就會猶豫不決。秦國因勢借機削弱齊國和燕國,在中原凌駕于韓、趙、魏之上,稱王稱霸指日而待??上貒\士沒有看到這一步,而和魏國和解,班師而回,第二次喪失了稱王稱霸的機會。先前穰侯魏冉為秦國丞相,率領(lǐng)國家軍隊南征北戰(zhàn),使士兵成年累月在外征戰(zhàn),民眾在國內(nèi)備戰(zhàn),疲勞不堪,事倍功半,使秦國失去了第三次稱王稱霸的機會。”
秦始皇被韓非的話深深吸引,韓非一鼓作氣講下去:
“趙國雖為合縱領(lǐng)頭羊,但各族雜居,民眾輕狂而不好役使,地理位置也不利于防守。國君又不愛惜民眾,調(diào)集全國軍隊爭奪上黨。秦將白起坑殺趙括四十萬大軍。這時候,趙國君臣上下不和睦,如果秦軍奪取邯鄲,降服代郡和上黨郡,那么代郡的四十六縣、上黨郡的七十余縣都將歸秦國所有,而東陽、滹沱河以外不需戰(zhàn)斗便將歸齊國所有,以北不需戰(zhàn)斗便將歸燕國所有,這樣,趙國將不復(fù)存在。趙國一滅亡,韓國必然不保。那么楚、魏也將很難繼續(xù)存在下去。
“燕、齊早晚也是秦國囊中之物??上貒\臣沒有看到這一點,往返包圍邯鄲,反而消耗了自己的兵力,使秦國再次喪失了稱王稱霸的機會。由于秦國一次又一次地喪失良機,六國看出了秦國謀臣的無能,所以聯(lián)合抗秦的意圖越來越堅定,大王對這種形勢不能不認真考慮??!”
秦始皇問:“你覺得秦國的力量足以對抗六國嗎?”
韓非答:“就算秦國的力量稍有不足,但只要有好的謀士給予策劃,那也是可以彌補的。例如,從前魯國有人放火焚燒沼澤地,正好趕上大北風,吹得火勢向國都蔓延過去,魯哀公非常驚懼,親自率眾前去救火。
可是大家都爭搶著狩獵去了。由于人手少,火撲不滅,魯哀公非常著急,只好向孔子請教解決問題的辦法??鬃诱f:‘追逐野獸的人既有樂趣,又不受懲罰(大家都愿意去打獵);救火的人既危險,又沒有獎賞(當然不愿意去滅火了),這就是大火撲不滅的原因?!敯Ч钣懈杏|地說:‘你講得很有道理,現(xiàn)在怎樣才能讓他們都來救火呢?’孔子說:‘事情危急,如果對救火的人都許以重賞,國家又沒有那么多的財富,所以我建議只用懲罰。’魯哀公說:‘好?!谑窍铝睿骸彩遣环e極救火的人,都與逃兵同罪;追逐野獸的人,都與私闖君主禁地者同罪?!钸€沒有傳遍,火就已經(jīng)撲滅了。由此可見,只要方法得當,國力不足是完全可以彌補的?!?/p>
秦始皇又問:“如果讓你協(xié)助我治理秦國,你覺得自己能勝任嗎?”
韓非沒有直接回答能或者不能,而是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中山國國相樂池出使趙國,讓門客中一位足智多謀、年輕有為的人擔任指揮,領(lǐng)導(dǎo)出使的隊伍。走到半路,隊伍就亂了,樂池不高興地批評他說:
‘我以為你最有智慧和才能,才讓你當領(lǐng)隊,沒想到你把隊伍領(lǐng)得這么亂?!俏婚T客于是辭別而去,臨行時他說:‘你根本就不懂得管理人的方法。有了權(quán)威,才能服人;對人有利,才能讓人賣力。而我只是你的一個年輕門客,讓我這樣一個年輕而且地位低下的門客,去管理年長而且地位尊貴的使者,而你又不給予我賞罰的權(quán)柄,隊伍怎么會聽我指揮呢?如果我有權(quán)加封那些聽從指揮的人為卿相,處死那些不聽指揮的人,又怎么會管理不好呢?”’
秦始皇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秦始皇又問:“最近有儒生前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