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往遙遠的北方去,就會走到大海的盡頭。
話是這么說,可還是搞不清楚它的盡頭到底在哪里。大海不斷浮現(xiàn)在莊助的腦海里。他天天琢磨,應(yīng)當(dāng)怎樣“按針”才能渡過那茫茫大海到達北方呢?
“按針”是平戶話,指的是航海術(shù)、航行者等,漢字還可以寫作“行師”。
平戶是一個像海綿一樣充分吸取了種種航海術(shù)的島嶼。能航海到大明國長江下游寧波一帶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沒有人能夠航海到北方的盡頭。
莊助每天四處走訪老航海員。
“先向西,朝濟州島航行?!?/p>
老航海員們大體上都這么說。去寧波都得這樣。濟州島是第一個目標。
站在右舷看著濟州島南岸繼續(xù)向西,一直航行,就會迎面遇到中國沿岸的某個地方。
“這時要中途朝北拐吧?!?/p>
老航海員們這么說。他們也沒有把握,說是過了濟州島以后,朝西航行兩晝夜左右,然后在海上適當(dāng)?shù)叵虮鞭D(zhuǎn)就行了。
“往后嘛,諏訪守護神會保佑你啦?!?/p>
莊助對判斷方向很有把握。平戶人差不多都這樣,會識別星座。
而且,他手里還有祖父曾經(jīng)用過的指南針。莊助細心地把它拾掇好了。
順便說一下,發(fā)現(xiàn)磁針指向南北的是古代中國,但把磁針用于航海,其他民族比中國早。不久,明船上也用了磁針。這種磁針是將薄如紙的小鐵片淬火,然后讓它輕輕地浮在水盤上來辨別南北。但船搖晃起來,盤里的水也跟著晃動,不大方便。不過,不斷侵犯大明國的倭寇們做了改進,在船尾上安裝了不用水盤的船磁針。這是一種在立針尖上加了磁針的東西,因為它是“不用水的磁針”,明人稱之為旱磁針,現(xiàn)在到平戶的明船也都裝備了這種倭寇式的旱磁針。莊助的祖父留給他的磁針是一件很好的船用工具,裝在一閑紙①里,上面鑲嵌玻璃,濺上水也無妨。
莊助打算使用生月島上漁夫們用的大型獨木舟北上,在獨木舟上豎桅掛帆。只是駕船的只有莊助一個人,必須晝夜掌帆,不休不眠。
覺還行,時日再拉長,骨肉之軀的人就難說經(jīng)得住了。
莊助把獨木舟拖到了平戶的海灣,讓造船木匠給裝上桅桿。
福良彌左衛(wèi)門裝作偶然路過,看了看獨木舟,又盯著莊助的臉說:
彌左衛(wèi)門問:“什么時候出發(fā)?”
莊助回答道:“夏天?!?/p>
考慮到風(fēng)向,還是夏天走好。
莊助很擔(dān)心,風(fēng)浪大不必說,主要是那火辣辣的太陽,度島小姐艾比婭能經(jīng)得住那灼熱的日曬嗎?莊助打算編個草簾子,讓她在里面躲避風(fēng)雨和日曬,但在漫長的航海期間,她的身體說不定會像蠟燭一樣融化。還有淡水問題。過了濟州島,就要在浩瀚無邊的大洋上航行,帶的水恐怕也會用光。莊助估計到這種情況,打算到時候找到大明國的陸地,不管是哪兒的海邊,先登陸補充淡水,然后沿著海岸北上。也許半路上性命不保,倆人都在海上曬成了干魷魚。
峰丹后給了莊助一個出人意料的特權(quán)。
必要時,他可以隨時拜見只有他才知道本名叫艾比婭的度島小姐。峰丹后的用意是讓他和艾比婭之間能有相互溝通的語言,諸如水、脧?fù)?、島、雨、風(fēng)、帆網(wǎng)、拉網(wǎng)、收帆、舵、右舵、左轉(zhuǎn),等等。
①一閑紙:據(jù)傳系從明去日本的飛來一閑制作。是一種在木或竹制的筒狀模型上反復(fù)貼紙船固后涂漆的工藝品,可用于制作茶具箱幾等?!g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