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但斌的《時間的玫瑰》,文中有一段話:投資,最難的事是什么,我的閱歷告訴我--就是在最艱難的時候在正確方向上的堅守。
守著,只是守著,看似最簡單、最笨拙的方法,卻往往是最難做到的。記得在2008年的一年間,我家的股票整整守了一年,一直從6124點守到了1664點,能守住下降,卻沒能守住股票的升值,又從1664點守到了2230點,盡數(shù)而出,整整虧了50%。
如果當年,這只基金買的是19000元,或者是190000元,又或者,銀行卡沒有失竊,能隨時把基金套現(xiàn),也許就不會持有那么久,只要略有風吹草動之后就會把它給拋了,套現(xiàn)走人。正是因為長時間不去理會,才有了堅守,也才有了收益。
2007年股票和基金幾乎都是同時買入的,椰風在股票上還費心不少,時刻看K線圖,天天關注各類財經(jīng)新聞,時不時做做操作、玩點技巧,而基金根本沒有關注。但股票和基金收益與投入的精力卻是成反比。
不是說投資只需要守著,不需要鉆研、不需要分析,但是往往投資的時候,過分注意技巧,卻忘記了價值是在時間中體現(xiàn)這個最基本的道理。中國古話:大巧若拙,大象無形,投資也是如此。
這只基金繼續(xù)封存,我想等到10年之后,再來看它價值幾何。
資訊是黃金
要作為技術型的股票選手,我太不合格了,看不懂K線圖,沒耐心分析公司財務報表。所以一般不考慮短線操作。不過,以八卦的個性,超級喜歡消息,官方的,非官方的,大道的,小道的,這兩年來,卻也讓我這只瞎貓蒙上了死耗子。
2010年的3月~4月,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都在長篇累牘地報道西南的干旱,圖片上龜裂的土地顯示旱情的嚴重,西南抗旱成了當時《新聞聯(lián)播》每天要播報的重點。
與此同時,白糖期貨價格在不斷上漲,新聞也在播報國儲投放儲備白砂糖進行拍賣。
資訊錯綜復雜,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外行或是沒有留心的人看起來都是亂麻,西南大旱和白糖期貨價格升值會有怎樣的關系,那時的我根本意識不到。
大約是六七月的時候,財經(jīng)頻道專門對白糖漲價作了分析,別的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說廣西是糖的主產(chǎn)區(qū),因為廣西的大旱導致了甘蔗的減產(chǎn),國家儲備白糖庫存嚴重告急,預計白糖期貨的價格還會繼續(xù)上揚。
心里盤算,按中國過年習俗和國外圣誕節(jié)習俗,糖果制品將要熱銷,年底,白糖的需求會是一個高峰,白糖期貨價格走高,那么關于糖的廠家利潤也應該能升高。與廣西糖有關的股票應該能升值。
趕緊和寶哥商量,提醒他重點關注與廣西和糖業(yè)有關的股票。當然,除了告訴寶哥滿天飛的消息,從來沒有如此有技術含量地分析為何要選擇這樣的股票,寶哥根本不相信,就丟了一個南寧糖業(yè),要我自己去看K線圖。
這不是給文盲一本書、給聾子一個收音機嗎?要能看得懂K線圖,我還用向他匯報?!
缺少分析、缺少技術、缺少研究……但唯一不缺的是勇氣,還沒有觀察幾天,就以15元左右的成本買了500股(寶哥就給我這點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