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節(jié):張振武之死:武昌首義者的不歸路(1)

民國原來是這樣 作者:金滿樓


三 張振武之死:武昌首義者的不歸路

武昌起義后,身為湖北新軍協(xié)統(tǒng)的黎元洪本應成為革命者的刀下之鬼,但最終反被推為大都督,其中緣由雖說是權宜之計,但后果卻是那些革命者所沒有料想的。

黎元洪的人品固然不壞,但他只是一個舊軍官而決非革命者,對于造反這種勾當始終是心有抵觸甚至深惡痛絕的;而那些起事的革命者對這位逼出來的都督也無好感,只是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匆忙間將公器相授,一旦危機過去,遲早要搞“二次革命”甚至“三次革命”的,譬如民國初年的張振武一案,便是這種情緒的產(chǎn)物。

武昌起義勝利后,黎元洪雖然貴為副總統(tǒng)兼湖北都督,但當時坐鎮(zhèn)武漢的主要軍事將領其實是共進會的孫武、張振武和文學社的蔣翊武,人稱首義“三武”。共進會和文學社是推動武昌起義的兩個主要革命團體,起義之前雙方通力合作,但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各地局勢穩(wěn)定后,革命黨內(nèi)部也就開始罅隙叢生了。

首先是孫武,他原本是革命黨內(nèi)定的武昌都督,只因起義前制造炸彈時不慎爆炸而燒傷了面部,結(jié)果沒來得及參加起義。但孫武的資格是非常老的,其早年曾入武昌武備學堂、日本成城學校學習軍事,后來又分別加入了日知會、共進會、同盟會,并在起義前被共進會和文學社推為軍政部長。武昌起義成功后,孫武擔任了湖北軍政府的軍務部部長,手握兵權,就連黎元洪也要忌憚他幾分。

但是,孫武的個人權欲極強,他上位之后,非但排擠文學社的蔣翊武這批人,就連共進會的張振武等人也是形同水火。對于這點,黎元洪看在眼里,不免要巧妙地利用一下,如在漢陽失守后,黃興離開武漢,戰(zhàn)時總司令本由蔣翊武代理,但孫武與蔣有矛盾,他不愿意讓蔣翊武掌握兵權,因而串通黎元洪任蔣翊武為都督府顧問,戰(zhàn)時總司令改由譚人鳳出任。

孫武的專橫跋扈引起了一場風潮,即“群英會”事件。群英會是共進會的一個分支,在武昌首義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首領叫黃申薌,他在起義爆發(fā)后擔任了革命軍第十四標的標統(tǒng),后來被任命為湖北軍政府近衛(wèi)軍協(xié)統(tǒng)。黃申薌去軍務部向?qū)O武“謝委”的時候,孫武大大咧咧地坐著,雙足俱跣,昂然不動,傲氣逼人。黃申薌見此狀,極為憤慨,心想我們這些人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在醫(yī)院里躺著治病,如今倒在弟兄們面前充大,什么玩意?!

孫武見黃申薌來后,便遠遠地問道:“委札接到?jīng)]有???”黃申薌忍住氣,說:“接到了,我特來謝你的?!睂O武哼了一聲,說:“協(xié)統(tǒng)不小啊,你要好生地干,聽著沒有?”

黃申薌出去后,氣得肺都要炸了,他隨后跟群英會的人說:“堯卿(孫武的字)得意忘形,連老朋友都不放在眼里,我非殺了他不可!”

1912年2月27日晚,在黃申薌等人策動下,一些對孫武不滿的軍人帶領手下士兵們沖出營房,向軍政部和孫武家撲去。一路上,暴動士兵高喊“打倒孫武”、“驅(qū)逐民賊”等口號,并且不斷鳴槍示警。孫武事前有所察覺,事發(fā)后逃到了漢口,而他的家小全部被扣押。由于參與暴動的人動機不一,暴動很快變成了一場兵變,亂兵們四處放槍,大肆搶劫,結(jié)果革命軍第二鎮(zhèn)統(tǒng)制、文學社的重要成員張廷輔也在這次事變中被亂兵射殺。

事變后,孫武不得不發(fā)表聲明,宣布辭職,而黎元洪卻乘機將軍務部加以裁撤,部長孫武、副部長蔣翊武和張振武均被解除職務而改任有名無實的都督府顧問。對于顧問這樣的閑職,孫武和蔣翊武消極隱退,而張振武卻心生怨憤,由此引發(fā)了同黎元洪的激烈沖突。

張振武的年齡比孫武、蔣翊武還要大些,他曾在1905年去日本留學并加入同盟會,同樣是一個老資格的革命黨。在武昌起義爆發(fā)前,由于革命機關遭到破壞,張振武力主提前發(fā)動起義,并在隨后的漢口、漢陽保衛(wèi)戰(zhàn)中起到了重要的領導指揮作用。

武昌起義時,黎元洪再三推辭都督一職,張振武就曾說:“這次革命,雖將武昌全城占領,而清朝大吏潛逃一空,未殺一個以壯聲威,未免太過寬容。如今黎元洪既然不肯贊成革命,又不受同志抬舉,正好現(xiàn)在尚未公開,不如將黎斬首示眾,以揚革命軍聲威,使一班忠于異族的清臣為之膽落,豈不是好?”

這話后來傳到了黎元洪耳中,黎元洪由此對張振武深懷戒心,彼此間嫌怨日深,面和心不和。張振武對黎元洪頗為輕視,他甚至當眾呵斥黎元洪說:“要不是我們把你拉出來,你哪里有今天?”

張振武的跋扈也不亞于孫武,他在革命之后組織了一支衛(wèi)隊,配一色短槍,張振武走到哪里,衛(wèi)隊就跟到哪里,即使去見黎元洪也不例外。黎元洪心里雖然惱怒,但懾于張振武的槍桿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漢陽之戰(zhàn)后,張振武奉命前往上海購買槍支、彈藥與服裝,期間便與黎元洪、孫武等人發(fā)生了沖突。據(jù)黎元洪給張振武的復電,說他所購的槍支大多為廢槍,不能使用,之后要購買槍炮子彈的話,必須運到湖北試驗后才能付款,意思是指責張振武虛靡公款。張振武一怒之下,竟然將在上海待運的槍械分出一半給煙臺革命軍,其中的款項明細又未交代,其桀驁不馴令黎元洪憤恨,但又無可奈何。

張振武當時手里握有兵權,他掌握著將校團這樣一支武裝力量,這讓黎元洪感到如芒在背。事實上,黎元洪打心眼里對這些帶頭起義的革命黨人極度憎惡,而這時袁世凱也想乘機拉攏黎元洪,共同對付武漢的革命黨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