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步(1)

baba不是爸爸:寶寶嬰語知多少 作者:魯稚


嬰語

都說學步辛苦,寶寶跌跌撞撞,會摔很多跤,媽媽成天扶著寶寶,也累得腰酸背疼。不過,這都是老黃歷了,現(xiàn)在有了學步車,學步輕松又快樂。你看,這就是媽媽給我買的學步車,多漂亮!雖然我的腿還不夠有力,扶著東西才能勉強站穩(wěn),但在學步車里,我卻可以健步如飛,嘩——車輪帶著我沖到客廳,嘩——車輪帶著我沖向廚房,嘩啦——糟了!車輪帶著我沖向茶幾,茶幾被撞翻了,茶幾上的水果滾落一地,幸好只是水果,幸好媽媽已經把茶杯拿走,不然……

學步車讓我很快樂,讓我顯得會走路,但出了學步車,我還沒有鄰家的妹妹走得好,她一天也沒坐過學步車啊,卻比我先學會走,這是為什么?

釋義

“三翻、六坐、八爬、十站、一歲學走”,這是一般孩子的正常發(fā)育過程。從寶寶誕生到能夠行走,是必須經過這幾個階段的。

寶寶3個月時頸部肌肉有了力量,開始學會抬頭;6個月時臂部和腰部肌肉有了力量,開始能夠雙手支撐身體,能夠坐穩(wěn);7~9個月時腹部肌肉增強,學會了爬;8~10個月時腿部變得有力,頸、臂、腿的肌肉已能支撐肢體的各個部位,腹部肌肉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寶寶已能扶著站立,試著邁步;12個月時,脊椎的頸曲、胸曲和腰曲完全形成,有利于身體保持平衡,走路和活動時可減少對腦部的震動。身體發(fā)育到這個程度,一部分寶寶已經可以獨立行走,大部分寶寶正在學步。到一歲半時,絕大多數(shù)寶寶都能走了。極少數(shù)兩歲還不能行走的寶寶,就需要看醫(yī)生了。

可見,學步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必須順應寶寶生長發(fā)育的自然進程,既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滯后拖延。既然“走”是由抬頭、翻身、坐、爬、站這幾個階段逐漸過渡來的,每個階段都是“走”的基礎,都必須讓寶寶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等他這個階段已經發(fā)展成熟,有了向下一個階段進軍的跡象,再幫助他往下一個階段走。

到了正式學步階段,剛開始會經歷一個“扶物行走期”,慢慢找到走的感覺,小腿開始用力抬高,由剛開始的蹭步逐漸變成邁步。這個階段,大人只需雙手扶著寶寶腋下,主要由他自己去用力,大人只是搭把勁,寶寶需要你幫助的時候才幫助,他自己扶著能走,就讓他自己走。

要不了多久,寶寶就進入“獨立行走期”了,你會感覺到他有了掙脫大人保護的欲望,會自己獨自搖晃著走了。這個階段,寶寶難免會摔跤,大人一定要多鼓勵,也要注意保護。如果摔得并不嚴重,應鼓勵寶寶自己爬起來。如果摔得嚴重,甚至受傷,寶寶可能會很長時間不敢走路,媽媽不必著急,除了安撫以外,可以緩一段時間再走。

寶寶與寶寶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某個月齡對應某種能力,這也只是大致的情況,每個寶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媽媽看見別人的同齡寶寶已經可以走路了,而自己的寶寶還不行,心里就很著急。其實,晚兩個月甚至幾個月走路,關系并不大,到兩三歲以后,這個差異就幾乎抹平了。但是,如果不顧寶寶自身的情況,生怕輸在起跑線上,非要抓緊這兩個月時間趕上去,卻有可能給寶寶造成終身的傷害。

過早學走路,首先是傷害寶寶的骨骼。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fā)育還不完善。如果過早地讓寶寶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形成X形腿、羅圈腿、扁平足。

其次,過早走路,使得“走”的前一個階段“爬”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這是很多寶寶后來出現(xiàn)感覺統(tǒng)合失調(表現(xiàn)為手腳笨拙、靈活性差、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暴躁及嚴重害羞等性格問題)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就像一個復雜的網(wǎng)絡,各個感覺器官所獲得的信息都必須傳輸?shù)酱竽X,經過大腦這個指揮中心處理之后,才能夠對這些信息(內外知覺)作出正確的反應。但剛出生的寶寶大腦指揮中心還不會指揮,因為他們大腦中神經元之間還缺乏有效連接。而這種連接(神經元長出觸須,向鄰近的神經元伸去并互相纏繞)需要依靠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碰、舌頭品嘗、鼻子聞嗅等過程(醫(yī)學上稱感覺統(tǒng)合過程)逐步實現(xiàn)。神經元相互連接越多,腦中的各種信號傳輸?shù)穆窂骄驮桨l(fā)達,大腦功能就越強。大腦傳導網(wǎng)絡的健全和大腦功能的提高是隨著寶寶身體的運動功能按順序一步步發(fā)展的,我們如果剝奪了寶寶的某一個階段運動功能發(fā)育,就等于取消了某一些神經連接,這個網(wǎng)絡就會出現(xiàn)問題。

幼年時期每一個階段的身體活動,對于寶寶的大腦及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都有獨特的意義,爬行少或者爬行不足或者沒有經歷爬行階段的寶寶,將來在進行全身活動時,身體上半部和下半部會不自覺地對抗,譬如視覺和聽覺的不協(xié)調,視覺和動作的不協(xié)調,聽覺和動作的不協(xié)調等。所以,與其急著讓寶寶學走,倒不如讓寶寶多練習爬。爬不僅能強壯身體,還能夠訓練大腦。家長可能想不到,一些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問題兒童”,其根源會追溯到這里。

當然,假如寶寶已經有了學步的強烈愿望,也已經具備學步的身體條件,家長卻因溺愛而延遲學步的時間,不給他們走路的機會,那也是不對的。不光寶寶的肌肉得不到鍛煉,智力和心理發(fā)育也會受到影響。我們應該有一個理念,順應自然,讓寶寶自由成長,這是對他最好的呵護。

另外,過早走路還對視力有潛在危險。周歲以內的嬰幼兒視力發(fā)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寶寶看清自己眼前的東西,有利于視力的健康發(fā)育。如果嬰幼兒過早學步,因看不清眼前較遠的景物,便會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對寶寶嬌嫩的眼睛會產生疲勞損害。

現(xiàn)在不少媽媽給寶寶買了學步車,這確實是一種便捷的學步方式,寶寶摔跤的機會少了,大人也減少了很多勞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