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竹林七賢來了(2)

魏晉原來是這樣 作者:張程


阮籍的侄子阮咸,聽說叔叔和幾個世外高人躲在竹林中,飲酒高歌、暢談不休,非常羨慕,纏著叔叔介紹自己進入了這個小圈子。

別?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名聲并不在阮籍之下,和叔叔并稱“大小阮”。阮咸為人狂放,不拘禮法,尤其彈得一手好琵琶。唐代后,人們根據(jù)阮咸琵琶的樣式制造了許多復(fù)古琵琶,為與西域傳入的琵琶相區(qū)別,干脆將復(fù)古琵琶稱為阮咸,簡稱“阮”。

可見,阮咸的琵琶功夫了得,影響了上千年。

阮咸和叔叔阮籍這一系,家里比較窮,居住在道南。居住在道北的阮姓同族都很富有。七月七日,北邊的阮家在院子里曬衣服,都是紗羅錦綺。阮咸就在院子里架起桿子,掛了許多布衣爛衫。人們問他為什么把貧困的家底都亮出來,阮咸自嘲道:

“未能俗,聊復(fù)爾耳!”他的未能免俗,不是攀比,不是附庸風(fēng)雅,而帶有一種樸素的真實,是真性情的表露,遠比富裕的同族們的炫耀高貴得多。既另類又真誠的阮咸很快就被三人核心接納了。

此外,河內(nèi)懷縣(今河南武徙西南)的書呆子向秀和沛國(今安徽淮北)人劉伶也加入了清談行列。劉伶是個不折不扣的酒鬼,最擅長喝酒和品酒,還專門寫了篇《酒德頌》談喝酒的好處。他長期酗酒,都得了病。一次,劉伶酒病又一次發(fā)作,還要妻子拿酒來喝。妻子哭著把酒都灑在地上,摔破了酒瓶,懇勸他說:“喝酒傷身,(公元 220—420)你看你都喝出病來了!你一定要戒酒了!”劉伶就回答:“好,戒酒!可是,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沒法戒酒,必須在神明前面發(fā)誓,才能戒得掉。麻煩你準(zhǔn)備酒肉祭神吧。”

妻子信以為真,準(zhǔn) 備酒肉供在神像前,劉伶跪下來 祝告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說完,他搶過神像前的酒肉,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結(jié)果又喝得酩酊大醉。

劉伶長得又矮又小,而且容貌極其丑陋。一次他喝醉了酒和人吵了起來,對方卷起袖子就要揍他,劉伶很鎮(zhèn)定地說:“我身子像雞肋一樣細(xì)小瘦體,哪能受得了老兄的拳頭啊?!睂Ψ铰犃舜笮?,也不揍他了。但是他的運氣不會總是這么好,慢慢地得罪的人多了,劉伶的人際關(guān)系就越來越差了,他也越來越不與人交往,對人情世事默然相對,只是喝酒而已。奇怪的是,劉伶和阮籍、嵇康兩人卻很投機,一見面就有說有笑。很自然地,他也加入了竹林中的談話。

竹林的名聲散播出去后,山東瑯琊人王戎聞風(fēng)而來。王戎的年紀(jì)很小,比嵇康還小 10 歲,比山濤小了 24 歲,走入竹林的時候還只是個 14 歲的毛頭小子。

別看王戎年紀(jì)很小,卻是神采飛揚的神童。他出生于山東瑯琊的官宦人家,從小聰慧,學(xué)問日益精進,善于清談。王戎對老莊清靜無為的學(xué)說很喜愛,也是嵇康的崇拜者。直到老年,王戎回憶起嵇康來還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p>

阮籍認(rèn)識王戎也比較早。王戎的父親王渾擔(dān)任尚書郎時和阮籍是同事,王戎也跟著父親住在官舍中。每一次,阮籍去拜訪王渾,話不投機說不了幾分鐘,卻和小小的王戎很聊得來。兩人一談就是大半天,成了忘年之交。阮籍很不客氣地對王渾說:“你兒子清俊絕倫,你根本比不上他。和阿戎說話,比和你說話有趣多了。”王戎的崇尚清靜和清談,更多的是出于年少時候純美的理想,其中還摻雜著絲絲叛逆的情緒,缺少山濤、嵇康、阮籍等人對現(xiàn)實無望之后的謹(jǐn)慎與逃避—— 王戎壓根就還沒進入社會。

其實,王戎內(nèi)心對功名利祿并沒有免疫力,相反對花花綠綠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因此,阮籍雖然喜歡王戎的聰慧和清談,對他的人品并不看好。

幾個人里面,王戎是最晚參加竹林清談的。他剛來,阮籍就高喊:“有俗人來敗壞我們的興致了!”王戎淡淡地反駁說:“你們這樣的人,還有誰可以敗壞你們的興致呢?”

就這樣,山陽城外竹林中的 7 位常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時常聚首,暢飲高談,醉了就臥倒泉邊,醒來繼續(xù)清談歌唱,世謂“竹林七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