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生存術
當然,扛著前朝金字招牌起兵造反的不只是劉秀兄弟倆。
還有劉玄。
他也是景帝之后,他的身邊甚至有一群粉絲在支持他。
這樣一來,問題產(chǎn)生了,都是景帝之后,打起仗來到底聽誰的?誰比誰強多少,誰比誰又差多少?。?!
在劉秀兄弟還沒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候,劉玄想明白了。公元23年二月,他在粉絲們的武裝保衛(wèi)下,在劉秀兄弟的復雜眼神注視下,悍然稱帝。是為漢帝。
革命問題首要的是領導權的問題。獲得領導權就是要先下手為強。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先下手吃饃,后下手喝湯。人生的道理無非就這么簡單。
劉秀兄弟那叫一個心情復雜,進退兩難。之所以會進退兩難那是因為他們也并非什么都沒撈著。在承認劉玄為漢帝的前提下,劉玄封劉演為大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
但是劉演并不滿意劉玄的封賞。因為司徒再大,那也是劉玄領導下的司徒。他在滿腹委屈之下給劉玄寫了一封著名的信,建議后者緩稱帝、廣積糧(很多年后,一個叫劉基的人也給朱元璋提出過類似的建議)。劉演說現(xiàn)在形勢太混亂了,綠林、赤眉同時起事,早早稱帝不是一件好事啊。出頭的椽子先爛,先稱帝的先挨打。我們干嗎要惹火燒身呢?還是讓別人先稱帝,我們在后面摘取勝利果實吧!最后劉演還嚴正聲明自己對劉玄沒有任何成見,自己也根本就不想稱帝。
劉演的信被公開后得到了一些綠林軍高級干部的支持。但同樣的,支持劉玄的人也很多,因為他們看出了劉演的狼子野心。劉玄也看出了劉演的狼子野心。雙方的PK進行得很激烈。而這一切,王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頭的。他希望這樣的PK能導致兩敗俱傷的結(jié)局。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有機會重新收拾人心。
但是王莽的希望落空了。因為劉玄的粉絲太瘋狂了,他們表態(tài)要舍出身家性命支持自己的偶像。最后態(tài)度決定一切,劉玄勝利了。造反者的事業(yè)沒有受到什么挫敗,劉演只能灰溜溜地找個角落悄悄地療傷。自此,他的命運就被定格了:幾年之后,已經(jīng)更名為更始皇帝的劉玄找了個碴兒處死了他。
在這場二劉PK的歷史大悲劇背后,事后人們回想這一切時幾乎看不到劉秀的身影。不錯,劉秀在剛開始也是對劉玄稱帝心存不滿的,但是他沒說出來。這是一個“度”的問題,也是一個生存術的問題。人世間的很多事最后都決定于當初有沒有說出口。
劉秀把握了這個“度”。他默默地接受了太常、偏將軍的職務,繼續(xù)在綠林軍中韜光養(yǎng)晦。事實上,他還真不是個太有機謀的人。他的處世小竅門就在于鋒芒不露,這是他性格使然。他還是他,那個南陽城里的田舍翁劉秀。可就是這樣的性格,讓他最后竟能坐收漁利,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