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趙高有些懊惱,而秦始皇則在他的懊惱心態(tài)下閉上了眼睛,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趙高捧著這有些燙手的諭旨,茫茫然不知所措。大秦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一切取決于趙高的一念間?;鹿仝w高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會在這一刻變得如此重要,這樣的感覺甚至讓他有些暈眩。
但很快他就不暈眩了。因為他作出了一個決定。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他決定和李斯聯(lián)手,一起做主自己的命運——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這個道理不僅宦官趙高懂,李斯更懂。這么多年來,李斯的人生就是刀口上舔血的人生。他一次次沉沒,又一次次崛起。在大秦的星空下,他是陪伴心理疾患患者秦始皇孤獨起舞時間最長的那個男人。秦始皇倒下了,他還要繼續(xù)起舞,和秦始皇的繼任者。因為起舞是他的宿命,他不想這么快就停止。所以他和趙高達成默契:李斯支持胡亥為秦始皇的繼任者,并負責解決一切技術問題。比如,由他來偽造秦始皇的遺囑,并暫時隱瞞秦始皇的死訊,拖著他的尸體火速趕回咸陽。在趕回咸陽途中,李斯又解決了一個技術問題:用一車鮑魚來混淆秦始皇的尸體由于天熱腐敗所散發(fā)出的腐臭味。
在秦始皇的尸體浩浩蕩蕩回京途中,還發(fā)生了兩個歷史小插曲。插曲一:楚地沛縣某亭亭長劉邦被秦始皇車隊的皇家氣派所震翻,在沖天臭氣中流著口水感慨:“大丈夫當若是。”插曲二:楚地某小股部隊頭領項羽則對此情此景頗為不屑,聲稱“彼可取而代之”。
但秦始皇注定是聽不到了,旁人也不以為意,因為這是被歷史存檔的聲音,它的意義要若干年后才能體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