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動亂迭起的 “八一五”前后(2)

大遣返 作者:梅桑榆


詔 書

朕深鑒于世界之大勢與帝國之現(xiàn)狀,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接受其聯(lián)合公告。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乃皇祖皇宗之遺范,亦為朕所眷眷不忘者。曩者帝國所以對美、英兩國宣戰(zhàn),實亦出于庶幾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國之主權,侵犯他國之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戰(zhàn)已閱四載,縱有陸、海將士之奮戰(zhàn),百官有司之奮勉,一億眾庶之奉公,各自克盡最大努力,戰(zhàn)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新使用殘酷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若仍繼續(xù)交戰(zhàn),不僅終將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斯,朕何以保億兆之赤子,謝皇祖皇宗之神靈乎!此朕之所以卒至飭帝國政府接受聯(lián)合公告也。

朕對于始終與帝國共同為東亞解放合作之各盟邦,不得不表遺憾之意。念及帝國臣民之死于戰(zhàn)陣,殉于職守,斃于非命者及其遺族,五內為裂。而負戰(zhàn)傷、蒙戰(zhàn)禍、失家業(yè)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惟今后帝國將受之苦難,固非尋常,朕也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耐其難耐,忍其所忍,以為萬世開太平之基。

朕于茲得以護持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常與爾等臣民共在。若夫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前途,失信義于世界,朕最戒之。宜念舉國一家,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任重而道遠,傾全力于將來之建設。篤守信義,堅定志操,誓期發(fā)揚國體之精華,勿后于世界之潮流。望爾等臣民善體朕意。

御名御璽

昭和20年8月14日

各國務大臣副署

詔書頒發(fā)之后,天皇決定由他親自錄音,于8月15日由廣播電臺播放。

然而,就在天皇召開最后一次御前會議的同時,一場由軍界策劃的動亂發(fā)生了。

以陸軍省軍務局科員為中心策劃的“為了繼續(xù)戰(zhàn)爭,準由陸軍大臣阿南惟幾使用兵力”的計劃,到8月14日午前7時許,由于未得到梅津總參謀長的同意而告破產。

然而參與策劃兵變的軍務局科員井田正孝、椎琦二郎中佐和畑中健二少佐仍不肯就此罷休。他們會同預先聯(lián)系的近衛(wèi)第一師團參謀石原貞吉和古賀秀正兩少佐,決定于14日夜,使用近衛(wèi)師團的兵力起事,企圖迫使主降派鈴木內閣下臺,擁立主張本土決戰(zhàn)的軍部政權。其具體方案是進入宮城,切斷主降派與宮城的聯(lián)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