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李博如到了市政府大院,下了車。那里有點熱鬧,院內(nèi)橫七豎八地停著許多各種車型的小車。二十八個鄉(xiāng)鎮(zhèn)兩個一把手同時來開會,各路諸侯來了,這一方天地,都被踩動了。他瞟了一眼,從車輛上估計,人到得差不多了。
這是今年以來第一次防汛工作會議。會議地點選在水利局會議室,而不是市政府會議室,主要是因為那里有巨幅水利地圖和防汛戰(zhàn)況地圖,那里更有現(xiàn)場感,更像一個作戰(zhàn)指揮室。站在那張大地圖前部署工作,他就更有一種氣勢和崇高的使命意識。
文以氣為主,官以勢壓人。
博如走進會議室,"回"字形的會議桌四周坐了一圈人,也有三兩個座位空著。人們紛紛回頭,也有點頭、起身、欠身、哈腰、傻笑,以不同表達忠誠和禮敬的方式,向市長致意。當然,裝作沒看見的,看見而表情木然的,也大有人在。博如快步走過。一邊與他們不住地點頭,點頭,偶爾拍拍某個人的肩膀。
博如的為官之道是:為官要廣結(jié)善緣,團結(jié)各方,圓潤處世,禮儀待人,而且,工作踏踏實實,勤勤懇懇。頭點,是尊重別人;腳踩,是自己實干。這兩句話是古今中外官場的處世精髓。
商場講微笑服務,官場講點頭結(jié)交。點頭是內(nèi)涵最為豐富的肢體語言。包容態(tài)度,也包容情感。對不相識的人點頭,是友善;對交往甚淺的人點頭,是主動招呼的姿態(tài);對親密的朋友微微點頭,是默契。點頭,可以是示意,可以是贊同,可以是在心中刻畫仇恨:"好,我記住你了,等著瞧吧!"
博如想,當官,當好官,應該習慣性地點頭。他無數(shù)次注意過某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級的大官,在電視上出鏡,從沒有聽到他說過話,總是在點頭。當然光點頭還不行,還要腳踏實地地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不一定事必躬親,但必須始終在行動。作為主政一方的市長,更應該勤勉嚴恭,夙夜憂民,揚鞭自勵,天命自度。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環(huán)視一下,左手邊是副市長周一民,右手邊是水利局長陳文樹。這時,江堤辦副主任謝運保來了,找到位置坐下。周副市長側(cè)臉小聲說:"李市長,會議時間到了。"
博如抬腕看看表,說:"沒到的,不等了,現(xiàn)在開會。首先請一民同志宣讀關于防汛工作的通知。"
這個通知,就是博如在省人大會場上起草的那份文件,市委書記陳強也簽了字的。
周一民照本宣科地念了一下,會場稍稍有點議論。
博如說:"接下來,按照雨情、水情、汛情、險情、災情這么個邏輯順序,聽有關方面匯報。氣象站老董先匯報雨情。"
董光看了看旁邊的氣象局局長周農(nóng)。周農(nóng)就點點頭。董光就干咳兩聲,拿著稿子開始匯報。他說:"從四月下旬開始,氣象云圖就顯示,我們這個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多雨季節(jié)。這比往年大約提前三至五天。最近一周,七天內(nèi),我市一共降雨260毫米,其中強降雨兩次,分別降雨112毫米和108毫米。全市降雨分布,前期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區(qū),形成了局部山洪暴發(fā)和泥石流。山區(qū)水庫庫容基本達線。后期降雨轉(zhuǎn)向東南。"
這時,進來兩個人,身上有雨水。他們是滿臉歉意,說路上遇到了麻煩,然后找位子坐下。他們是雙峰鄉(xiāng)的書記、鄉(xiāng)長。博如對他們身上的雨水很敏感。他起身來到窗前,憂郁起來:雨,又下了!
博如回到座位上,說老董你講講今后的天氣預測。老董拿起材料,說:"今明兩天,可能會有雨,局部地區(qū)中雨,有時可能會轉(zhuǎn)為大雨。但這要根據(jù)風向風力情況,也有可能因為起東風,會使我市東南地區(qū)雨量猛然增加,形成一次強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