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氏的敗北
日本國土地面積狹小,鐮倉時代(含)以前的戰(zhàn)爭中很少有過長途遠征的事例,因此并不重視軍隊補給,大軍所到之處,往往縱兵搶掠,自?糧餉。沒有穩(wěn)固根基而能殺入京都的部隊,往往因為兵力龐大但糧草不繼而迅速弱化,遭遇攻擊便全線潰散——前此的木曾義仲是如此,現(xiàn)在的足利尊氏也是如此。
且說尊氏進入京都僅僅三天,正因楠木正成的堅壁清野策略而感到頭疼不已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琵琶湖中出現(xiàn)了大批戰(zhàn)船,船上樹立著的,竟然是陸奧守北畠顯家的旗?。?/p>
原來,北畠親房、顯家父子在接到討伐詔書后便積極行動了起來,當尊氏的主力部隊一離開鐮倉,前往箱根?竹之下和義貞的部隊決戰(zhàn)之時,北畠軍立即開始向西運動,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將領(lǐng)北畠顯家的率領(lǐng)下,風馳電掣般突破了鐮倉的重重防御,緊緊跟在尊氏后面。此刻,當北畠氏的旗印出現(xiàn)在京都城外時,尊氏知道,大勢已去了。
正月十六日,正成、義貞、顯家的部隊開始對細川定禪駐扎的三井寺發(fā)動突擊。在官軍優(yōu)勢兵力的攻擊下,三井寺的細川軍全面崩潰。從二十七日到三十日,官軍對京城中糧盡氣衰的尊氏叛軍發(fā)動了長達四天的總攻,到三十日傍晚,京都收復,尊氏及殘兵數(shù)萬人遁入曾經(jīng)是他發(fā)家之地的丹波篠村。二月三日,尊氏繼續(xù)西逃到了攝津的兵庫。十日,足利直義的殿軍被義貞、顯家軍擊敗。十一日,在以阻截義貞、顯家軍為目的的豐島河原之戰(zhàn)中,尊氏軍再度被擊敗——這回尊氏敗得好慘,當他乘船逃到備后時,部屬僅僅剩下了兩千人。
眼看尊氏敗局已定,建武君臣歡天喜地開宴慶功,只等朝敵首級一到便可論功行賞。楠木正成趁機進諫后醍醐天皇,警告說“新政失卻民心,遂使武士倒向尊氏”、“此時當用懷柔政策,赦免尊氏一切罪責,主動詔其還朝”、“如持明院統(tǒng)再起,則國家危矣”。
因為正成非常清楚,各國武士對建武新政的失望,不會因為尊氏一人或者足利一族的滅亡而就此煙消云散的,如果后醍醐天皇不改變重用貴族、輕視武士的態(tài)度,那么新田義貞也可能變成足利尊氏,名和長年也可能變成足利尊氏,甚至連自己都可能會有失望蛻變的一天。大勢如此,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的。當然,后醍醐天皇對此完全聽不進去。
后醍醐天皇一心想要恢復天皇往日的榮光,權(quán)柄在手,不受公卿、武士的制約,然而皇族并非僅他一人,高高在上的他當然可以這么想,被壓在底層的持明院統(tǒng)諸人可是別有心思。且說被迫遠離根據(jù)地關(guān)東,避于備后一隅的尊氏,此刻突然接到了被廢的持明院統(tǒng)舊帝光嚴院的院宣。院宣命令尊氏聚集兵馬,討伐偽帝后醍醐和匪將新田義貞,重扶光嚴院復位。勢窮時衰的尊氏一黨喜不自勝,立即豎起光嚴院的御旗,宣布討伐逆賊新田義貞,并手持院宣在各國征兵。十五日,應九州豪族的敦請,飄揚著光嚴院御旗的尊氏軍堂堂正正地西下了。
二十五日,當尊氏到達筑前的蘆屋浦時,九州豪族少貳貞經(jīng)首先派遣五百騎人馬前來迎接。然而,肥后的菊池黨首領(lǐng)菊池武重時在新田軍中,其弟菊池武敏當然不肯賣尊氏的帳,一聽說尊氏到了九州,二話不說,上來就把親尊氏的少貳貞經(jīng)殺了個人仰馬翻。
三月二日,菊池黨同尊氏軍在多多良濱打了場狠仗。菊池黨雖然兵數(shù)占優(yōu),卻多是烏合之眾,一開始還占有部分優(yōu)勢,后來卻節(jié)節(jié)敗退,等到同盟的松浦黨陣前倒戈,終于全線潰敗——尊氏的好運氣來了。
須知因為抗元戰(zhàn)爭的洗禮和磨煉,九州、四國豪族們的勢力普遍龐大,雖然龐大,卻極艱苦。這是因為元軍到來之時,九州、四國的豪族們首當其沖,被迫征兵拉伕,殊死抵抗,然而戰(zhàn)后卻很少能得到幕府的獎勵,一族郎黨不可能散去歸農(nóng),人人心懷怨憤。好不容易盼到幕府倒臺,然而所謂的“建武新政”也無法給他們以實利和補償,皆恨朝廷入骨,莫不希望再建一個能對自己有利的武士政權(quán)。尊氏的到來,使他們終于看到了一線曙光。
于是趁著官軍因勝而驕,追趕不力的契機,足利尊氏在九州晃蕩了不過一個月,就拉起了一支龐大的部隊,號稱五十萬,于延元元年(1336年)四月三日啟程,分水陸兩路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東征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