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拳首朱紅燈被戳,山東義和團涌入直隸(1)

帝制的終結(上):甲午之殤 作者:胡為雄


十二 扶清滅洋義和團

列強尤其是日本的掠奪給中國廣大民眾造成苦難的深淵,也理所當然地培育起他們的仇外心理和感情。然而畸型歷史母體卻生出了一個怪胎——以祭神壇方式出現(xiàn)的非理性反抗組織義和團。短短數(shù)月,中國北部七省遍地可見團勇,聲勢頗為浩大。

義和團打出旗號自稱扶清滅洋、替天行道,或天兵天將、保清滅洋,這表明它是忠君愛國與愚昧迷信的結合。但它不只是自發(fā)的產(chǎn)物,而同時與一些朝臣疆吏的愚昧、默許和獎賞分不開。義和團初起于山東、斬殺洋教士、焚燒洋教堂時,山東兩任巡撫李秉衡、毓賢聞之則喜,或庇護,或私下召見。而直隸總督裕祿對義和團神功和忠勇的深信不疑和保護態(tài)度,使直隸義和團勢力迅速擴大,以致遍布北方各省,涌入京津地區(qū)。

義和團把整個京城攪得紛紛攘攘時,八十高齡的大學士徐桐亦深信義和團的神功。及至義和團圍攻教堂、參與清軍擊敗洋兵作戰(zhàn)后,慈禧太后急欲依靠義和團的神功取勝,她頒旨招撫義和團并向列強宣戰(zhàn),并瘋一般的發(fā)兵圍攻外國駐京使館。

而京津兩地義和團受撫后,武器和給養(yǎng)全由清廷供給。團民們與清軍共同防守城門,日巡街道,夜查戶口。載漪、載勛、剛毅、啟秀等大臣更自命為義和團領袖,團民可成群結隊出入其衙門和府第。直隸總督裕祿則待義和團如上賓,其總署竟成為義和團的壇口。

義和團的忠君愛國與慈禧太后的愛權愛國一致,也與載漪等大臣的貪權戀位相合。因之慈禧太后是義和團的最高代表,也是愚昧和迷信的集中表現(xiàn)和化身。

盡管義和團的愛國熱情可佳,且敢以血肉之軀去搏擊槍林彈雨,但終是愚不可及。故他們的行為愈是悲壯,對社會進步的阻礙也愈大。在最終意義上說,義和團不過是在封閉落后的小農(nóng)社會祭壇上新添的一樣專制王權的殉葬品或神權和愚昧的直接犧牲品。尤其當軍機大臣榮祿令武衛(wèi)軍將炮口對準圍攻使館的團民時,這種犧牲品顯得比牲畜還廉價。

拳首朱紅燈被戳,山東義和團涌入直隸。載漪想借拳民滅洋人,剛毅贊許義和團忠義愛國

早在江南自立會黨籌劃舉兵勤王之前,北方的義和團已在一些省份尤其是在山東、直隸的鄉(xiāng)村興起。鄉(xiāng)民爭相習拳勇,聯(lián)絡起來殺外兵、殺洋教士,焚燒洋教堂,其舉動比之江南自立會黨的活動要強悍勁猛得多。它猶如一股猛烈的旋風,似乎要把在中國土地上的洋人全部卷入到仇恨的墳墓里。

義和團最先在山東興起時,得到山東巡撫李秉衡的獎許。甲午戰(zhàn)爭后的次年,山東有大刀會由仇恨日本人轉而仇恨所有洋人。大刀會員殺死了兩名德國傳教士,巡撫李秉衡得知,不但不懲治殺人鬧事者,反而加以庇護。德國駐華公使得知真相后,向總理衙門提出抗議,要求將李秉衡革職??偫硌瞄T不愿得罪洋人,在請懿旨后即將李秉衡去職,改派毓賢接任山東巡撫。

毓賢上任后,即有義和拳首領朱紅燈在山東樹起保清滅洋旗,率拳眾滅洋教,并掠教民數(shù)十家。毓賢聞知此事后,也與李秉衡一樣,對之不但不加懲罰,反而興高采烈。當屬下傳言朱紅燈有神功時,毓賢更是高興,即秘密傳令召見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