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倫敦被難記》流傳世界(3)

帝制的終結(jié)(上):甲午之殤 作者:胡為雄


康德黎叮囑道:“你可要一路多加小心才是,再也不能出差錯了?!?

“甚謝老師的關(guān)心,我自會持警惕之心的。吃一塹長一智。此次蒙難,若不是老師鼎力救助,怕是再也見不到老師了?!?

“這是你的運氣好。”康德黎卻笑了笑,他轉(zhuǎn)而問,“半年來,你在倫敦讀書、考察,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孫逸仙以兩字相答:“革命?!?

康德黎聽了頗為驚詫,忙問此話怎講。

孫逸仙說:“學(xué)生數(shù)月之中,所見所聞,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國家富強,民權(quán)發(fā)達,如歐洲列強者,猶未能登斯民于極樂之鄉(xiāng),是以歐洲志士猶有社會革命之運動?!?

康德黎點了點頭,以示贊同,進而問道:“你離倫敦后將何往?可有改造自己國家的萬全之策?”

孫逸仙答道:“予意在再造中國。欲為一勞永逸之計,乃采取民生主義,以與民族、民權(quán)問題同時解決。此三民主義之主張雖是從精研歐美民主國家政治、經(jīng)濟中得到啟發(fā),卻源本于吾國之古代。夫仆雖目不得睹堯舜之風(fēng),先王之化,然心傷韃虜苛殘,生民憔悴,必將糾合英雄,建旗倡義,擬驅(qū)除殘賊,再造中華,以復(fù)三代之規(guī),而步泰西之法?!?

康德黎聞言頗為贊許。但在離別之際,他又有些傷感地說:“君將東歸,可惜我不能為你再做點什么了?!?

孫逸仙對他說:“老師救助之恩已使學(xué)生感謝不盡,安敢再有煩老師。學(xué)生所能報答者,唯有致力于革命。我革命黨一旦獲得成功,對整個歐洲,尤其對英國人,將是一有利之舉。若老師能動員貴國朝野輿論,批評貴國政府保護中國現(xiàn)政權(quán)的錯誤政策,則是對學(xué)生的莫大幫助。”

康德黎又叮囑他的學(xué)生日后宜多注意人身安全。孫逸仙則說自己在大英博物館研讀了不少法律書籍,對國際法已了然于胸,盡請老師放心。言畢,孫逸仙即與康德黎及家人吻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