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黃三德盡管跑遍了美國許多華僑聚集之地,但他們的注冊活動收效甚微,包括紐約、華盛頓等在內的全美各大市致公堂會眾注冊者極少,捐款的也不多。大多數(shù)會員由于早就入了?;蕰?,因而仍然相信?;市麄鳎患又逋Ⅰv美總領事專門發(fā)出布告,說孫中山來美是為了騙錢以供享受,更是蒙蔽了不少人,使本想捐款的人也不捐了。
在美華僑不大熱心國內革命,孫中山漸漸感到失望。然而當他與黃三德分開行動后,于6月中旬到洛杉磯時,一位年輕的矮個美國人在聽了他的演講之后,竟前往拜訪他,這令孫中山有些意外。這位年輕人名叫荷馬里,生于科羅拉多州的波德鎮(zhèn)。他雖然個子不高,還有些駝背,卻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yè)生,以著有兵書《無智之勇》而聞名。
荷馬里對孫中山說:“我愿意與您共同奮斗,助您一臂之力。我相信您的宣傳會成功?!?/p>
孫中山得知荷馬里的身份與抱負后,對他說:“如若我的革命獲得成功,國人又授權與我,我將聘請您為首席軍事顧問?!?/p>
荷馬里卻說:“不要等到您做了總統(tǒng)以后,也許您做總統(tǒng)以前就會需要我。您要革命,就得要有軍隊。沒有軍隊,您既不能組織政府,也無法維持政府。我極為相信,中國人經過一定的訓練之后都可以成為軍人?!?/p>
孫中山聽了甚為高興,說:“我輩革命正需大批英才,屆時必定請先生助力?!?/p>
臨別時,荷馬里又說:“我年少時就熱心中國事務,還加入了致公堂。1900年夏鬧義和團時,我曾去過中國。我想,并不是每個西方人都不支持中國革命。八國聯(lián)軍占領北京時,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在紐約公共教育協(xié)會講演中就公開聲明:‘我也是一個義和團員?!梢?,美國人中同情中國革命的大有人在。”
荷馬里告辭時,孫中山一直把他送到車站,與之握別。
孫中山自認為是社會主義者,王德威爾得卻不接納他入第二國際
在美國各地周游了數(shù)月,孫中山于12月初返回舊金山。他一返回,劉成禺即來相告:“歐洲的湖北學生來電,愿先生前往?!睂O中山聽了,即決定立即動身去歐洲。但他身無分文,無法成行。黃三德聽說后,又想法為他籌措了千元左右的路費。
有了路費,孫中山即于12月中旬取道洛杉磯,乘輪前往英倫三島,經過月余航行,于1905年1月中旬抵倫敦。登岸后,孫中山即往肯星頓住入好友摩根家中。
這時,正好吳敬恒和嚴復都在倫敦。孫中山住下后,即去訪晤吳敬恒。吳敬恒很尊重孫中山,敬稱他為孫逸公,并與他一同去拜會了康德黎。不過,吳敬恒不太贊同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嚴復對孫中山的革命主張亦大不以為然。
當孫中山拜會嚴復與之相談革命時,嚴復斷然不同意。他說:“中國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將見于乙,泯于丙者將發(fā)之于丁。為今之計,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可逐漸更新?!?/p>
孫中山則答道:“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執(zhí)行家,所持信念不同?!?/p>
嚴復聽了,遂不再言語,他知道人各有志。
孫中山告別嚴復,回到肯星頓住所后,摩根遞給他兩張匯款單和一封信。他接過來一看,一張來自德國柏林的留學生朱和中,金額一千二百馬克;一張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留學生賀之才,金額三千法郎。信是賀之才寫的,是邀請他去歐洲大陸,并告之因接劉成禺從美國來信,特匯款至倫敦接濟他,以作路費之用。孫中山收了匯款單,即去兌匯,接著又去購好船票。諸事辦理完畢后,他即辭別摩根,乘輪去了比利時。
當他在奧斯頓港登岸時,朱和中、賀之才及胡秉柯三人迎了上來,說:“是孫先生么?我們特來迎接?!?/p>
“我就是孫中山,很是感謝你們遠來迎接?!睂O中山感動地說,說著高興地與三人一一握手。
四人見過面后,便乘馬車至一小店稍事休息,隨后一同乘火車去了布魯塞爾。到達布魯塞爾車站時,有二十多名留學生在車站迎候。
孫中山隨眾留學生到中國留學生公寓后,便在胡秉柯的寓所住了下來。住下后,孫中山顧不得休息,即與眾留學生議論起如何進行革命的事情來。
朱和中秉性耿直,因劉成禺在信中相告,孫中山曾在美國全力運動會黨,便對孫中山勸諫說:“革命當以更換新軍腦筋,開通青年人知識為中心工作,先生不可只倚重會黨?!?/p>
孫中山不以為然,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士大夫可通上級而令下級,然不可作革命主力。軍隊亦不能革命,只能藉以會黨?!?/p>
朱和中爭辯說:“漢口唐才常之自立軍起義,新軍已成主力。自新軍成立后,會黨已無勢力。革命萬不能依靠會黨,會黨之志在搶掠,若果成功,反為所制。”
孫中山卻說:“我正在改良會章,整頓紀律?!?/p>
朱和中聽了正色道:“革命必以知識分子為中堅,會黨無知識分子,豈能作骨干?先生歷次革命,所以不成功者,正以知識分子未贊成耳。若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均贊成我輩,則事半功倍?!?/p>
孫中山知道朱和中有些誤會,便說:“我何嘗不知歷朝成功,謀士功業(yè)在戰(zhàn)士之上。只惜士大夫層人數(shù)太少,且言行不一?!?/p>
就為此事,孫中山與朱和中等人一連爭論三日三夜。最后,孫中山覺得朱和中的話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意見,并擬把留學生界作為發(fā)展革命勢力的一個重點,還計劃分派有志革命者作為革命的領導人。
朱和中與眾留學生見孫中山能大度納諫,由衷高興。當天晚上,他們設盛宴款待孫中山。香檳數(shù)巡后,滿座興豪。這時孫中山說:“革命之方略既定,請各言建國之要?!贝搜砸怀觯妼W生乘著酒興,各抒己見。就這樣邊吃邊談,宴會直開至夜深。
孫中山最后說:“我一來此,各位直言相諫,使我獲益殊多。討論已三日三夜了,今晚應作一結束。在座諸位如矢志革命,請舉手宣誓入盟?!?/p>
然而眾人聽說要宣誓,都表示反對,說:我輩既真心革命,何用宣誓?而朱和中一人卻默不作聲,孫中山見了,便對他說:“子英兄,你意如何?”
朱和中說:“我輩既真心革命,任何皆可犧牲,豈憚一宣誓?”
孫中山高興地說:“那好,你愿意宣誓么?”
朱和中說:“愿意!”
“那宣誓即從你起。”孫中山興奮說道,接著他喊了一聲,“拿紙筆來,我先書誓詞?!?/p>
胡秉柯把紙筆送上后,孫中山援筆將誓詞寫就。朱和中見孫中山字體清秀,即向胡秉柯頷首而笑。
孫中山問他何以發(fā)笑,朱和中說:“康、梁說先生目不識丁,我見誓詞簡老,知康、梁所言之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