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錯的工作,一幫要好的朋友,回到家里一切都很舒服,從小米拉和父母交流都很好,并不存在什么分歧,她也從沒有叛逆過。回家就能吃現(xiàn)成的飯,媽媽退休后最大的樂趣就是做飯練手藝,連米拉要喝的養(yǎng)顏湯天天都給熬好;衣服也不用自己洗,偷偷懶,短褲、胸罩媽媽都給洗。日子過得這么愜意,別說結婚,她連戀愛都懶得談。
每天回家上上網(wǎng),看看在線電影,做做面膜,跟父母撒撒嬌。周末上街爸爸會塞給她單位發(fā)的購物卡,讓她去買衣服穿,連打車回家媽媽都會搶著掏車錢。
米拉覺得生活很美好,什么也不缺,她無法想象如果結了婚,一切還會像在家里這么舒適,這么自在,這么處處都被嬌著寵著嗎?
那還不得為一日三頓飯操心?即便家里請個保姆,也還得對付保姆呀。誰知道那個做丈夫的男人,有沒有腳氣,打不打呼嚕,脾氣怪不怪。他家里那些個七大姑八大姨,明明本來都是陌生人,可她還得應酬。還有等生了孩子,麻煩就更多了。
還有婚姻生活并不總是幸福無比,看看四周吧,婚外戀遍地開花,到時候是她先出軌呢,還是他先外遇呢?
對了,最麻煩的還不是這些,而是一旦結婚,很多話很多事就不能說、不能做了。進入了婚姻,就得立馬拿出個徐娘的樣子來才合適。
很多事米拉不敢細想,一想就怕得渾身起雞皮疙瘩??傊龑Y婚這事,實在是沒什么好感。
但媽媽爸爸也說,去相親!
說這話的時候,他們好像沒有以前那么無條件地愛她、寶貝她了,就好像嫌棄起米拉一樣:去相親,去結婚,不要再待在家里了,我們家里不缺人。
米拉當然委屈,心想父母一定擔心她成了老姑娘,他們的面子沒處擱。
她問父親:“人為什么非要結婚,這到底是誰規(guī)定的?為什么不想結婚的人,也非得要結婚呢?”
父親說:“這是自然規(guī)律,你是自然的人,就要遵守這個規(guī)律?!?
母親說得更直接:“趕緊結婚,早點生孩子,趁我還年輕,可以幫你帶孩子。否則我老了,你自己帶小孩多辛苦啊。聽話,去,去,去相親?!?
于是米拉就被這么哄著趕著,開始了相親。
相親這件事,必須要抱著一種好心態(tài)去做。一次兩次不成,不是你的錯;三次四次不成,是緣分不夠;五次六次不成,則是對方心不誠;七次八次不成,才可以開始做點小結。
米拉相親最密集的時候,是在剛開始的半年里,她計算過,差不多見了27個男人,都快要每周一次了。到后來不知怎么的,來說媒的人漸漸少了,也許能挖的關系全都挖遍了,能介紹的男青年也都露過面了,卻沒有一個成功的,介紹人的積極性也受到了無情的打擊吧。
米拉第一次見的相親對象,是她表姐給介紹的。
說是搞IT的,和米拉同歲,本科,北航畢業(yè),也是北京人,父母都是國家公務員,中央部委的什么單位。表姐的意思是,相親也是一種鍛煉,需要多見幾個人,才能慢慢找到感覺。要是能對味當然最好,要是感覺不到位也沒關系,咱們就拿這個IT男當練手的。
后來米拉才知道,表姐之所以說得這么勉強是有原因的,光她自己就已經(jīng)給這男生介紹過三個姑娘了,她對他可沒什么把握。
見面的時候,本來約好在米拉公司附近,結果下班前表姐卻打來電話,說IT男要加班,可能會遲一點,讓她們?nèi)ニ靖浇囊粋€餐廳見面。米拉匆匆趕過去,卻看見那男的已經(jīng)坐在餐廳里了。她當時心里就想,不是加班嗎,難道這么快?是不是不愿跑路,才找個借口讓她和表姐來的。
心里有狐疑,臉上也不好表現(xiàn)出來。IT男手里拿著菜單,見了米拉,要握手,菜單就在兩人手里換了三個來回,這讓米拉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怎么這么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