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花:《錦堂春·秋海棠》

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詞解讀 作者:蔡雯


簾際一痕輕綠,墻陰幾簇低花。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   

仿佛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棲鴉。

簾幕外一痕淺淺的綠,墻蔭下綻放了幾簇低矮的海棠花。一夜秋風微雨的撫打,她們毫無氣力似的相依相偎。

像是因醉而睡,未及卸妝的妃子,不施脂粉臉上已布滿紅暈,剛剛醒來,陰冷天氣的侵襲又增加了幾分凄楚,愁近襲人,飛鴉欲棲,已是黃昏時候。

據(jù)《太真外傳》載:“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時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韻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上皇笑日:豈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唐明皇用海棠慵懶的意態(tài),詮釋了楊貴妃帶醉含羞的婀娜。蘇東坡繼之而歌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顛倒了本體和喻體的秩序,姿態(tài)卻是一致的?!都t樓夢》中醉后的湘云“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yè)經(jīng)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枕邊堆滿花瓣,四周猶是紅香飛舞,美人酣眠的姿態(tài)把醉意與睡意、花香與魂香、蝴蝶夢與女兒夢就這樣交織在一起,織成一幅迷離而生動的畫面,深鎖在人們對于美的印象里。隨著時空的距離,美的輪廓反而逐漸清晰了起來。而“睡美人”史湘云,似乎被海棠的精魂牽引著,在群芳夜宴中,又抽到了海棠花簽,“只恐夜深花睡去”,成為她生命之美的讖語。

眼前顫動的花影,是清晨的海棠花,還是睡起的女子?

在眾芳蕪穢的秋日,海棠的風韻自是深深吸引著納蘭這個百花主人,在這首詞之外,納蘭還有一些吟詠秋海棠的作品。他在塞上時,得到家人書信,信中說八月海棠已經(jīng)開花,納蘭即為此寫下了一首《臨江仙》,其中有云:“可憐寂寞粉墻東。已分裙衩綠,猶裹淚綃紅?!?/p>

秋海棠,又名八月花、斷腸花。相思句中,斷腸聲里,蘊涵著一個凄美的故事?!恫商m雜志》上說:“昔日女子,懷人不至,淚灑地,遂生此花,色如婦面,甚媚,名斷腸花。”從前有一個姑娘,懷念著遠方的游子,把如花的光景消耗在長久的等待中,但是游子始終未曾歸來,姑娘傷心痛苦的淚水灑在地上,卻生出了奇異的花朵,如同姑娘的面容,異常嬌媚動人。這種用淚水孕育滋養(yǎng)的花朵,便被喚作斷腸花。正如納蘭在一首《臨江仙》中所說:“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被ㄈ缤莻€姑娘,本欲斷腸,奈何天寒秋風又添凄楚。八月海棠,因為有了這個故事,而平添了許多凄楚的美麗,吸引了很多愛憐的目光。

大觀園中于秋日創(chuàng)建的詩社便以白色的秋海棠為吟詠主題,詩社也被喚作海棠社。秋天綻放的白色海棠花,冰清玉潔,絢爛之極,歸于素淡,“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白秋海棠落入寶釵工致的句子中,沾染著墨香,靜靜地開出了自己的姿態(tài)。而黛玉風流別致地吟詠“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更使花在知己的眼中開出了靈魂。八月的白色海棠花,有著帶露梨花的純潔顏色,有著暗香疏影的風骨精魂。

矮矮的幾株秋海棠,浸潤著女子斷腸的淚水,浮動著楊妃、湘云帶醉的意態(tài)。八月里,別忘了去看看她,去做一回惜花人,做一回海棠花主。嬌艷的八月海棠,因為有了主人的憐惜,而增添了幾分風致;我們平淡的生活里,因為有了她,而增加了無限美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