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花還禮,眼前仍是有些迷蒙,只能不停擦拭淚眼,隱約中看見對方氣質(zhì)清冽,行為態(tài)度微帶點(diǎn)冷傲之氣,卻又被一身儒雅掩蓋得不露半分怠慢。她取出書信,朗聲道:“在下陶花,愿助元帥一臂之力,擊潰敵軍?!?/p>
男子頷首,溫言回答:“秦文謝過?!闭f著命人接過書信,又叫了兵丁過來,帶陶花一行人安頓休息去了。
陶花日夜趕路,很是勞累,當(dāng)晚連飯都沒有吃,倒在床上就睡著了。第二天起來,覺得困乏已去,就到外面找人去見秦文。她自幼在契丹長大,兵法上深受父親教誨,滿肚子的話都想跟周營主帥好好討論。
可是去的人即刻回來,答說秦文出營打獵去了。
陶花不由微怒,契丹人打仗從來不講禮法,偷襲之事更是常事。哪像中原人等,宋襄公待對方軍隊(duì)過江之后才攻擊,還傳為千古美談。如果敵人一早就進(jìn)攻,主帥不在營內(nèi),也不見有什么布置,豈不是危險(xiǎn)?
她當(dāng)即去牽了“飛雪踏”,問明方向即縱馬而去。
追出去三四里地,卻仍未看見秦文等人的蹤跡。陶花覺得奇怪,又四面兜轉(zhuǎn)一番,依舊看不見人。眼看太陽越升越高,陶花覺得又餓又累,只好原路回營。
剛走到門口,卻迎頭碰見秦文帶了一隊(duì)人馬出去。
他今日已穿戴整齊,銀甲緊緊壓住羅袍,馬鐙上一對鐵槍擦著甲胄邊緣鏗鏘作響,全然不似昨日炊煙中入世的模樣。雖然一樣安閑隨意,卻似已與人間隔開了萬丈冰淵,只有讓人聽命的余地,再無閑談的空間。
陶花長在契丹,再不經(jīng)心也是懂些馬的,一眼已知他胯下戰(zhàn)馬是汗血良駒,神駿勇猛。那匹紅馬焦躁不安,四蹄翻動(dòng),隨時(shí)撲擊獵物之勢;馬上的人卻是沉靜如古井之波,勇力又內(nèi)斂。
陶花為他威嚴(yán)所折服,心底的怨怒散了一些,翻身下馬,先行禮,再開口,“我今早差人去請?jiān)獛?,可是帥帳里的人說你去東南方打獵了,我找到現(xiàn)在才回來?!彼巡碌奖厥撬麑傧聭?yīng)付自己,他根本就沒有出去打獵。
秦文沉默一瞬,淡淡答道:“我有軍務(wù)在身,改日再與陶姑娘謝罪。”言畢即松韁而去,剩下陶花一人在原地。
陶花也是烈性女子,明知這是對方輕慢自己,當(dāng)即大怒。本想再也不理會(huì)這人,隨即又想到這是兩軍交戰(zhàn),父親自她幼時(shí)就教誨過“家事為小,國事為大”。她深吸幾口氣,平息怒火,翻身上馬去追這一行人。
陶花的騎術(shù)是契丹名師所授,“飛雪踏”又是草原上萬里挑一的良駒,片刻之間已提疆橫馬于秦文面前。因停頓甚急,紅衣尚在翻飛,“飛雪踏”長嘶立起。
秦文面上有不悅之色,陶花搶先開口,“元帥,我有些話要跟你說,請你移步?!?/p>
秦文尚未回答,他身側(cè)的親兵忽然笑了兩聲,“如果每位姑娘要跟我家將軍說話,我家將軍都要移步,那我們連汴梁城也出不了了?!?/p>
陶花臨來之前已經(jīng)聽說秦文性格冷淡孤傲,所以被他冷落雖然生氣,倒也算意料之中,可如今連一個(gè)親兵都奚落自己,今后如何服眾?她想到此,一言不發(fā),袖箭甩手而出,正中那親兵面頰嘴側(cè)。
她發(fā)箭時(shí)已經(jīng)估量好力度,剛剛傷到那人而已,不至致命。秦文已經(jīng)伸手來救,可是近在咫尺,又事起突然,更何況陶花箭如何能防?竟是沒能救下。
那個(gè)中箭的士兵受痛哀嚎,失去平衡跌下馬去。周圍的士兵立刻下來幾個(gè)去照顧同伴,其余人等除秦文外全都提馬后退幾步,看陶花的眼神雖然有些敵對,卻再無調(diào)笑而變成敬畏。
秦文面色如舊,仍是冷淡無波,“陶姑娘傷我家將,意欲何為?”
陶花傷人之時(shí),已經(jīng)知道一旦出手,今日是無法跟眼前這人心平氣和談?wù)撥娛铝恕J乱阎链?,她也不再隱忍,朗朗回道:
“秦將軍,徽王書信說得明白,我熟悉契丹軍事,此行來助你退敵??晌?guī)追阏f話,你都故意回避。你若瞧不起人,我陶花倒是也不在乎,只是延誤軍情、禍及國家,你我如何承擔(dān)得了?你這家將,哼,我原來聽說秦家軍個(gè)個(gè)驍勇善戰(zhàn),若都似這般油嘴滑舌,訓(xùn)誡一番也無妨!”
秦文沉默半晌,冷哼一聲,“多謝陶姑娘教誨我家將。只是我今日要出營與契丹約戰(zhàn),恐怕無暇聽你高論了,等我此戰(zhàn)告捷,再來與陶姑娘紙上談兵!”說罷縱馬而去,眾親兵紛紛隨上。
陶花被他一句“紙上談兵”噎得反駁不出,只好帶“飛雪踏”避于路邊,冷冷看眾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