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節(jié):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3)

資治通鑒管理日志 作者:宋守山


史玉柱在他東山再起之后,就基本放棄了具體的公司管理事務。保健品業(yè)務他只是一年參加一次年度會。而網(wǎng)游業(yè)務也早將人事、財務、管理等交給劉偉總裁負責。這看起來似乎史玉柱有點閑,但史玉柱有他自己的理由。因為,"他們做得比我好,我唯一的工作是測試游戲"。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史玉柱根本就沒有那樣閑,看起來他四處周游,豈不知他抓的恰好是大事。史玉柱知道,相對于人事、財務等具體工作,網(wǎng)游的用戶體驗才是最為重要的。

作為一個領導者,要知道三件事: 其一,是分清職責,弄清楚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其二要學會放權,讓底下的人有事可做,敢于做事。其三,放權不是撒手不管,要知道管理者企業(yè)的核心在何處,核心一定要抓住,這才是真正的"但總大體"。

星期四

辭勝于理,終必受詘

公無復與孔穿高辯事也!其人理勝于辭;公辭勝于理,終必受詘。

--《周紀三·周赧王十七年》【譯文】

您和孔穿兩個人就不要再爭論了!他是理勝于辭,而你是辭勝于理,你是賺不到便宜的。

公孫龍與孔穿辯論的,是關于人究竟有兩只耳朵還是三只耳朵的問題。公孫龍的觀點雖然明眼人一看就是錯誤的,卻仍然能辯得孔穿"無以對答",無奈"告辭"。

這個故事非常形象地說明了世界上兩種很不同的人物性格: 一種人,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經(jīng)常能把沒的說成有的,死的說成活的,白的說成黑的。即便他的實際能力再缺乏,都有可能因為其無敵的口才,而獲得上司的賞識和提拔;而另外一種人,他們踏實肯干,任勞任怨,只是在口才方面略有欠缺。他們顯然比第一種人更有用也更容易出成果,所謂"訥于言而敏于行",說的就是這樣的人。

作為一個企業(yè)領導人,究竟應該只聽口舌上的真理,還是應該相信實踐出的真知,道理上說好像毋庸置疑,但是放到實際的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平原君那樣做出正確選擇。因為巧舌者往往也是聰明的職場達人,他們很知道如何能讓上司開心,如何能保證自己在不付出實際勞動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而獲得領導的器重甚至偏愛。而那些只會埋頭做事,很少揣測領導心理,甚至偶爾還會因為恃才傲物之類的品行,不屑與管理層溝通感情的實干者,即便掌握的是真知灼見,并且也付出了實際的辛勤勞動,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