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要隨便把孩子扔給老人
凡事無絕對。隔代教育并非一無是處,但也不值得大力提倡。當年輕的父母決定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時,就必須認清這樣做的利弊,盡量揚長避短。
“我們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父母都退休了,在家閑著,他們很樂意帶孩子,于是我們就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我們就可以全身心地工作、賺錢、養(yǎng)家糊口,使全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一些父母把孩子扔給老人的最好解釋,看似合情合理,天衣無縫,但實際上卻不太靠譜,因為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諸多不良的影響。
劉先生的女兒未滿3歲,還未上幼兒園。他在城里工作,妻子在城里開了個復印店,把女兒留在鄉(xiāng)下的老家,讓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可是自從爺爺奶奶帶女兒后,女兒就染上了很多不良習慣:動不動就以哭鬧來要挾大人給她買吃的和玩的;吃零食上癮,幾乎代替了一日三餐;鞋帶松了,不自己系,而是把腳一伸,讓爺爺奶奶幫她系……
后來劉先生和妻子意識到要讓女兒吃點苦,鍛煉一下她的意志力,但是老人卻不同意,一看孩子受苦就心疼,然后又是哄又是嘆,好像孩子遭了罪一樣。當女兒做得不對時,劉先生訓斥她幾句,老人卻對劉先生不依不饒。劉先生和妻子在家時,女兒學會了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可是當他們假期一離開家,女兒又恢復了原樣。
終于有一次劉先生急了,對父母說:“你們這樣寵愛孩子,對孩子將來沒有好處!”
然而,父母不以為然地說:“你是我?guī)Т蟮?,不一樣挺好的??/p>
頓時劉先生無言以對……
“你是我?guī)Т蟮?,不一樣挺好的?”這是很多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他們認為當年養(yǎng)育孩子的那套方法,如今養(yǎng)育孫子照樣管用,面對孫子的任性和撒嬌,他們不以為然;當發(fā)現(xiàn)孫子養(yǎng)成很多不良習慣時,總是認為孩子都這樣,長大就沒事了。這就是爺爺奶奶的教育觀念,很明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適用了。
◎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
盡管生活節(jié)奏加快了,家庭負擔變重了,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很省事、很放心,但是由于隔代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年輕的父母還是有必要權衡一下利弊。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老年人太容易寵愛孩子,容易陷入到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中,從而使孩子變得嬌生慣養(yǎng),養(yǎng)成任性、倔犟、自私、孤僻等不良的性格,養(yǎng)成好吃懶做、霸道無理的行為習慣。
要知道,0~7歲是孩子個性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不管是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還是讓老人帶或保姆帶,都代替不了父母自己帶對孩子品格形成的積極影響。如果孩子這個階段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很容易造成兩個方面的影響:
(1)在孩子個性形成方面,隔代教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因為老年人疼愛孩子,孩子犯錯了也不會及時糾正,還經(jīng)常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這種過度保護、過度疼愛的做法,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好奇心、探索欲望、冒險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使孩子自信心得不到培養(yǎng),還會使孩子變得自私。
(2)在日常行為習慣方面,經(jīng)常和老人生活的孩子,容易變得視野狹小,缺乏活力,因為多數(shù)老人喜歡安靜,不愛到外面活動。由于孩子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言行,因此極易受到爺爺奶奶的影響,從而失去活潑好動的本性。
當然,隔代教育并非一無是處,一方面,它能減輕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使他們?nèi)σ愿暗赝渡碛诠ぷ鳎涣硪环矫?,由于老人喜愛孩子,對自己的孫子孫女更是疼愛有加,而且老人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比年輕父母更有耐心。因此,讓孫子孫女跟爺爺奶奶相處,能使老人獲得幸福的體驗。
由此可見,隔代教育對年輕的父母和老人都是有好處的。因此,隔代教育并非不可行,關鍵是怎么揚長避短,如果不能做到揚長避短,那么還是不要貿(mào)然把孩子扔給老人。
◎讓老人帶孩子,不是對孩子撒手不管
不少年輕的父母生完孩子不久之后,就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在老家讓父母照顧。他們一年回家一次兩次,期間偶爾通過電話和老人、孩子聯(lián)系。對于孩子的成長,他們只提供經(jīng)濟支持,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個性品質(zhì)、行為習慣,他們幾乎對孩子撒手不管。碰上有科學教育觀念的老人是孩子的幸運,不過大多數(shù)老人并不具備科學的教育觀念,那么孩子就容易被荒廢。因此,對于年輕的父母來說,要多抽時間和孩子交流,和老人溝通教育觀念。
對于那些沒有外出打工的年輕父母,更要經(jīng)常和老人、孩子交流,比如,晚飯后給孩子講故事,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經(jīng)常抽時間和老人聊天,講講科學的教育理念。如果發(fā)現(xiàn)老人寵愛孩子,要耐心和他們商量,切不可粗暴地給予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