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畢重遠感到起義的時機成熟,并聚集了一定的力量后,決定立即赴南京,向中共地下黨匯報起義的準備情況,請求進一步明確指示。他以回家過年為由,請了五天假。
當時滬寧鐵路一片混亂,火車站擁擠不堪,根本買不到車票。畢重遠心急火燎,因為如此重大的起義有黨的部署和指示,就更有把握成功。他在同伴的幫助下,硬是從窗戶爬進車廂。
好不容易顛簸到了南京,可地下黨的新聯(lián)絡人胡玉民當時正忙于迎接南京的解放,很長時間沒去畢重遠姐姐家這個聯(lián)絡點了。畢重遠又去找原先的聯(lián)絡人李恭亮,而他卻已前往北平清華大學就讀。
奔波數(shù)日,卻無法與組織接上關系,眼看假期結(jié)束,畢重遠心中萬分焦慮。繼續(xù)在南京苦找吧,一方面局勢非常緊張,滬寧路隨時有中斷的可能;另一方面超假后,或許很難重返“重慶”號,這都會導致醞釀中的“重慶”號起義計劃落空。想到“重慶”號是國民黨最大、戰(zhàn)斗力最強、裝備最現(xiàn)代化的軍艦,其起義將產(chǎn)生難以估量的影響,他就怦然心動。既然組織上過去有過相機起義的指示,那就絕不能貽誤戰(zhàn)機。于是,他匆匆趕回上海,如期到“重慶”號銷假。
此后不久,眭世達發(fā)展了于家欣,他是負責掌管航海雷達的,能為航行提供各種數(shù)據(jù),并可監(jiān)視整個航行情況,這樣一個關鍵部位有起義人員,對行動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由他掌管的218雷達室,處在一個較偏僻的位置,四周有很厚的裝甲鋼板,工作間里面還有兩間居室,外面的大鐵門一鎖,室內(nèi)的聲音根本傳不出去,于是畢重遠決定將起義策劃和指揮的中樞,從郵政室遷至此。
從軍艦上各個關鍵部位均需有人,以保障起義成功出發(fā),畢重遠認為輪機部門很重要,而且應有較多人參與。在王元方、劉懋忠兩人同意參加起義后,他覺得還應設法將輪機兵張啟鈺吸收進來。他比畢重遠等人年長十來歲,人稱張大哥,頗有人緣,時常公開發(fā)泄對國民黨腐敗統(tǒng)治的不滿情緒。畢重遠主動接近他,先是以“我的老家在天津,已經(jīng)為中共解放”試探,繼而透露有人要把軍艦開到解放區(qū)去,問他敢不敢參與。當張啟鈺表示不怕犧牲,愿意參加起義后,畢重遠告訴他自己正在籌劃起義,參與者要嚴守紀律,不可再公開發(fā)牢騷。
張啟鈺利用“大哥”威信,又發(fā)展了一些水兵。這樣一來,輪機、槍帆、通訊、雷達、航海等主要部門,均有人員參與起義。畢重遠將這些人召集起來,組成27人的“士兵解放委員會”,形成起義骨干力量。
緊鑼密鼓地準備起義中的畢重遠,并不知道在此同時,中共地下黨亦通過其他渠道圍繞“重慶”號策反,使之不能為國民黨進行內(nèi)戰(zhàn)所用,展開了種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