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號巡洋艦,是英國政府1948年5月交給國民黨政府使用的一艘輕型巡洋艦……是國民黨海軍最大的軍艦之一。1949年淮海戰(zhàn)役結(jié)束后,蔣介石為確保長江以南半壁河山,準備將重慶號軍艦調(diào)防長江,配合江陰要塞防守長江下游,以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2月25日,該艦在中共地下黨員畢重遠及重慶號士兵解放委員會領(lǐng)導(dǎo)下起義,26日,由上海駛抵已經(jīng)解放的煙臺港。
——摘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典》,第1020頁
由于某種機緣,我和載入史冊的畢重遠有過幾面之交,可面對年逾花甲的他,我從不曾推想過,當(dāng)年起義時他剛滿20歲。直到我的一位長輩拿出一堆有關(guān)“重慶”號起義的史料,我看到起義成功后他難抑喜悅的留影,才驀然發(fā)現(xiàn)他當(dāng)年竟是那樣年輕,以致在我這不惑齡內(nèi)的人看來,甚至感覺有幾分稚氣。
就是這個年輕人,策動了令中外震驚的事件!這其間固然不能排除時勢造英雄的歷史因素,但回想自己20歲時的境界,的確很難同他相比,可我畢竟還有由衷的景慕,還會泛起生不逢時、歷史沒有給我機會的遺憾。而對如今20歲的青年人呢?你若對他們講述為了信仰舍死忘生,會看到他們一臉的不解,好像是在聽遠古的故事。一股要寫畢重遠的沖動,頓時貫穿周身,我隨即撥通他的電話。
與長期在軍中任職的畢重遠相對而坐,談淪的又是充滿刀光劍影的起義,可我絲毫不曾感到逼人的兵氣。他娓娓而談,一下把我?guī)У?0世紀40年代的動蕩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