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救市背后的故事(4)

救市博弈:解讀金融海嘯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救市中的大國博弈是復雜而持久的戰(zhàn)爭。大國之間的博弈不是某兩個國家之間的一次戰(zhàn)斗,而是由多個國家的多次交鋒組合而成。在經濟危機后的救市活動中,為了捍衛(wèi)國家利益,或為了逃脫責任,大國之間在各個領域都展開了博弈,有不留情面的短兵相接,也有表面友好實則暗流涌動的斗爭。救市之后的大國博弈變得比往常更為頻繁,這是因為,幾乎所有國家都意識到,由次貸危機衍生的全球經濟危機讓世界進入了一個充滿變局和機會的時代,在一切尚未確定、一切都有可能的時期,誰掌握了主動權,誰就掌握了世界未來發(fā)展趨勢的主導力量。因此,貿易、IMF改革、金融機構改革,以及新的貨幣體系構建等領域都成了各國政府和領導人相互博弈的焦點,而中國、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等大國,則始終維持著亦敵亦友的關系。例如,在挑戰(zhàn)美元霸主地位上,歐盟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同一陣營,一致對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提出質疑,而當涉及到發(fā)展中國家對發(fā)達國家整體地位的挑戰(zhàn)時,發(fā)達國家又會迅速摒棄前嫌、一致對外。

如果說這場經濟危機,以及危機后的各國博弈的結果,能夠為世界帶來些改變的話,那么世界貨幣體系變革的壓力便是一個主要方面。任何新的貨幣體系的建立都依賴于以往貨幣體系對現實世界的不適應性,這種不適應性的主要表現即原有貨幣體系已無法維護貨幣市場的長期穩(wěn)定。現今貨幣市場的巨大波動已經很好地證明了目前貨幣體系的弊端。對此問題的解決,有兩條路徑可走。一是直接尋求美元的替代性儲備貨幣,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制度或機制。二是對現有體系進行修繕,總體來講并不推翻美元現有地位,只是加強對貨幣監(jiān)管體系等方面的改革。從理論上講,貨幣體系的重構應該是除美國以外所有國家共同的目標,包括中國、歐盟在內的很多國家都一直在抨擊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以及美元獨大、缺乏監(jiān)管的金融制度(中國因官方儲備貨幣中大量的美國“血統”而要求在較長時間內對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進行調整)。但是,在沒有擁有足夠實力的替代貨幣出現以前,世界經濟還是愿意選擇穩(wěn)定壓倒一切。所以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元依然能夠保證現有的地位。因此,2009年G8峰會最終發(fā)布的會議公報中,對于美元地位和儲備貨幣等問題并未涉及,與會各國僅就推動穩(wěn)定且功能健全的國際貨幣體系達成共識——這是在任何一次即使是劍拔弩張的峰會中也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成的共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