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節(jié):幫閑:待開發(fā)的市場(3)

傳媒競爭法則與工具 作者:張立偉


比單篇報道更重要的,還在這7種大略劃分,已經(jīng)給報紙策劃選題、開辟專欄或專版提供很多靈感。只說一種:旅行。《精品購物指南》做過“逍遙兩日游”,因為其讀者喜歡京城周邊游,以北京為中心,以500公里為半徑,這個區(qū)域路況較好,可以在周末駕車出發(fā),半天多到達,再玩一天返回。報紙派記者沿著設計的路線走,根據(jù)親身體驗告訴讀者如何安排時間、如何選擇加油站和就餐,介紹沿途景點及路況,并且提供幾種方案供讀者選擇。這是有車族的玩法,無車也玩得轉啦!英國《考文垂晚電訊報》請一位退休工人開設“鄉(xiāng)村漫步”專欄,每周一次,介紹考文垂周邊的野外觀光路線,專欄連開9年,結集出版還成了暢銷書!

休閑已經(jīng)不少了,加上準休閑,天地就更大。特別是在目前,我們好多休閑都是“準”的,假日上街,大都連帶購物。明白這一點,報紙就可以在兩個陣地之間穿梭作戰(zhàn)。《南方都市報》崛起,1998年的法國世界杯報道功不可沒,當時其他媒體關注不夠,它就用頭版頭條報道世界杯,派人日夜上網(wǎng)看電視追蹤全過程,連續(xù)報道43天,綜合性日報幾乎做成了一份體育專業(yè)報。這幫閑一炮走紅,發(fā)行量直線上升。2000年悉尼奧運會,按說比世界杯還重要,但這時其他媒體都醒了,都瞄準奧運會想大干一場;《南方都市報》干脆避開奧運會,掉頭去搞200個版的“國慶消費雜志”。這一準幫閑,收獲單日廣告600萬元!

休閑引導

休閑信息是關于“是什么”的報道;休閑引導是關于“應該是什么”的報道。休閑總是受社會利益、民族文化、倫理道德等的制約,總有個“應該”與否即涉及規(guī)范的問題。

首先,引導休閑意識。在我們這個長期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國家,玩,似乎總有幾分“不正經(jīng)”——“玩世不恭”、“玩物喪志”、“無聊玩意”直至“玩火自焚”……要不就走向另一極端,讓玩承載太多的宏大使命——“文以載道”、“寓教于樂”、“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醉漢上街,不東倒就西歪。當年討論《超級女聲》這兩個極端暴露無遺,要不罵它“俗”,要不捧它是“民主”。引導較好的我欣賞一篇評論:“無論肯定抑或否定,將‘超女現(xiàn)象’放在政治民主的議題下解讀,本身就是在過度詮釋基礎上提出的偽問題。”“讓娛樂回歸娛樂,而不進行超出其承載能力的過度詮釋,是討論‘超女現(xiàn)象’的基礎。” 不必照搬西方論休閑比工作重要,畢竟我們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但是,閑暇占全體公民的1/3這個鐵的事實,至少足以提醒我們,哪怕讓他“殺”時間也是好的呀,哪怕讓他不至于閑得無聊、閑得發(fā)慌、閑得“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也是好的呀!那么,“無害就是有益”——至少可以作為休閑觀的底線。

其次,引導休閑行為。休閑并不天然就是“好”的,有學者認為閑暇增多比核武器更有威脅性!飯吃得飽飽的,蛋白質過剩大大的,感覺來得太快,都是月亮惹的禍,月光下出現(xiàn)一個半獸人,世界末日般尋找周杰倫……以前說世界這么亂,小女子怎么混呢?現(xiàn)在是小女子這么亂,世界怎么混呢?……李仲廣、盧昌崇先生認為:“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xiàn),個人休閑活動起碼應該與身心健康和社會利益相容。”我認為,與上面“無害就是有益”作為休閑觀的底線相對,這也應該是休閑行為的底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