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
市盈率代表市場上投資者對公司每股盈利付出的價格,通俗地說,就相當于購買股票還本的年頭。比如一個市盈率20倍的股價,基本相當于投資者將20年收回成本。這是股市投資者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
市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收益
市凈率
市凈率是資產的“溢價率”,相當于投資者用多少錢購買上市公司的資產。比如市凈率為倍的股價,相當于投資人用元的錢購買上市公司1元的資產。
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評價上市公司財務和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標,它反映了公司對股東的回報能力和資產增值的能力。該指標可以用逐年進行對比或環(huán)比的方法,來評價一個公司的成長性,也可以和同行業(yè)的其他公司進行橫向對比。
每股收益 = 凈利潤 / 總股本
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體現每個股東的資產狀況,代表上市公司資產質地。當這一指標逐年增加時,說明上市公司在不斷擴張成長。
每股凈資產 = 年末股東權益 / 總股本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含金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說明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給投資帶來的回報就越高。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 / 平均股東權益
要了解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的構成情況。上市公司利潤包括主營收入、主營利潤、主營利潤增長率、營業(yè)外收入、其他業(yè)務利潤。只有主營業(yè)務利潤收入才是決定公司長期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石。各國排名前50強的上市公司,都是以主營收入和主營利潤作為重要考評指標。
相關指標還有很多,只有多方面、多層次了解、掌握上市公司情況,投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何評價一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目前有行業(yè)分析方法、估值分析方法等。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絕對估值法,特點是主要采用折現方法,較為復雜,如現金流量折現方法、期權[ 1 期權:是指這樣一種合約,其持有人有權利(而非義務)在合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特定的價格買賣某種資產。]1定價方法等;另一類為相對估值法,特點是主要采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需要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參考其他相關資料,篇幅原因,本書就不展開敘述了)。實踐中通常依據不同的行業(yè)前景和估值水平,將企業(yè)劃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價值成長型”。
“反身性”原理揭示:股市要素之間互為因果
當一個故事開始時,人們還不信,但隨著人們不斷地加入這個故事中來,經“眾人拾柴”般買入推動后,故事本身也跟著改變了,最終故事成為了現實,一種荒誕、離譜而極端的現實,就是因為參與者的增多改變了故事本身。當1000人個講1+1=5時,可能真的就等于5了,反而不再等于2了。這就是反身性。
這是投資大師索羅斯所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筆者依據對這一理論成果的認識,將他所提出的反身性,譽為時代的“股市相對論”,它對于深入了解股市機理具有劃時代意義。
提到喬治·索羅斯,人們很容易把他與金融投機家聯系在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首先是一位哲學家。索羅斯在大學時代,深受其導師卡爾·波普爾的哲學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反身性原理。在《金融煉金術》一書中,索羅斯較為完整地表述了他的哲學思想,后來將這一原理應用于他的金融證券實踐,由此獲得巨大的成功。
所謂反身性,它表示參與者的思想和他們所參與的事態(tài),都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二者之間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決定,不存在任何對稱或對應。在政治、經濟、歷史等領域中,普遍地存在這樣一種反身性的關聯。通過參與者的抉擇,建立在對事物固有的不完備認識之上的這一論證,索羅斯提出了一種不確定性的命題。索羅斯在論證自己的原理時,對比了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原理。他認為,人的思想對于事態(tài)發(fā)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同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相似。
索羅斯在書中記錄了他應用反身性原理進行歷時試驗的情況,事實表明他的多數預測是成功的。這說明在思維者參與的事態(tài)中,確有某種可加以正確預測的成分,但這需要極高的智慧。索羅斯正確地看到了有思維參與的歷史過程的不確定性,看到了主流市場經濟學理論由于忽視這一因素而導致的根本缺陷,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反身性原理。473:1,這是索羅斯作為量子基金[ 1 基金:我們現在所說的基金通常是指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fā)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具有資格的銀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其與投資者共同承擔風險,分享受益。]1經理人,從1968年到1993年的累積投資紀錄。他的投資紀錄與其說是他投資技巧的勝利,還不如說是他哲學理念的勝利。
反身性源于眾多跟風者對市場本身的能動作用。索羅斯就是在利用反身性的發(fā)展過程獲取大利,而巴菲特則利用反身性造成的極端,去買進被嚴重低估的價值,賣出被嚴重高估的泡沫。前者利用趨勢賺錢,后者則逆著趨勢去尋找賺錢的機會。兩位大師都把反身性發(fā)揮到了極致。
本章小結
股市眾多的不確定性造就了股市理論的多樣性,而每種理論適用的相對性又構成認識股市的局限性。投資者投身股市,一定要放棄確定性思維,改變單一的因果關系認知,正確地認識股價波動,同時應了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從而構建正確的交易方式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