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辛亥往事 作者:李剛


1901年1月29日,對于中國來說,這是一個灰色的卻又透露出一絲曙光的日子。當北京城還在撫摸著自己身上滴血的傷口,當國人還在為政府的無能而憤慨時,尚在流亡途中的帝國政府卻向全國發(fā)布了一份態(tài)度鮮明的詔書:變法!這份“變法上諭”內容氣勢恢宏,分析問題切中肯綮(節(jié)選):

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jīng),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于大《易》。

自播遷以來,皇太后宵夜焦勞,朕尤痛自刻責。深念近數(shù)十年積習相仍,因循粉飾,以致成此大釁?,F(xiàn)正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圖富強。懿訓以為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思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師。

我中國之弱,在于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人士少。文法者庸人借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牘來往,而毫無實際。人才以資格相限制,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

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xiàn)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并,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再由朕上稟慈謨,斟酌盡善,切實施行。自西幸太原,下詔求言,封章屢見。而今之言者,率有兩途:一則襲報館之文章,一則拘書生之成見。

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轍,空言塞責,省事偷安,憲典具存,朕不能宥。

“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鼻逭畬栴}認識得很深刻,但是改革決心能落實嗎?是個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