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致命的國有(1)

辛亥:計劃外革命 作者:(澳)雪珥


致命的國有

楊度的鐵路國有建議,是以普通國民遞交公開信的方式上書郵傳部的;由于他知名度高,影響力大,一時成了反對鐵路國有者的眾矢之的。在建議書中,他痛斥粵漢鐵路從美國人手里收回商辦后,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政界和企業(yè)界內(nèi)訌內(nèi)行,各自為政,鐵路進展緩慢,因此一改其此前贊同鐵路商辦的觀點,呼吁政府將鐵路收歸國有,以保障建設(shè)的順利進行。與他有同樣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民營鐵路公司的種種腐敗現(xiàn)象,令這些當初激情澎湃為民營呼吁的人逐漸冷靜,趨向現(xiàn)實。

曾鯤化,一位年僅28歲的郵傳部普通機關(guān)干部,他曾在日本學(xué)習(xí)軍事,與大名鼎鼎的蔡鍔是同學(xué)。他在1906年學(xué)成回國后,歷時3個月走遍15省,全面考察了中國鐵路,寫出了中國鐵路史上的第一份考察報告《中國鐵路現(xiàn)勢通論》,史稱“丙午調(diào)查”。他曾經(jīng)在《大公報》上發(fā)表《論官辦鐵路之惡果忠告郵部警醒國民》一文,強烈反對鐵路國有。而曾鯤化在此之后實踐中看到了商辦鐵路的種種弊端,也秉筆直書,同樣痛加貶斥。主持收回粵漢鐵路并改為商辦的張之洞,在1909年臨終之前,已經(jīng)痛感商辦民營對鐵路建設(shè)的巨大傷害,從而頂著既得利益集團“賣國賊”的斥責,主持了引進外資加快鐵路建設(shè)的工作,試圖為實際陷入停頓的粵漢和川漢鐵路再度引入550萬英鎊的巨額低息(年利率5厘)外資。盡管民間依然對引進外資充滿了疑慮,但外資獨資修建的鐵路的豐厚利潤令朝野信服和艷羨:南滿鐵路(日資),1906年收入為75萬余元,到1908年收入就增加到143萬余元;膠濟鐵路(德資),1905年的收入是191萬兩,1910年增至373萬兩。其實,早在三十多年前(1876年),英國人在上海偷偷修筑了吳淞鐵路,通車幾個月后其每公里收益率就超過了倫敦鐵路,躋身世界上利潤最高的鐵路之列。引進外資后,大清國的鐵路建設(shè)大大提速,京漢鐵路(1906年)、滬寧鐵路(1908年)、汴洛鐵路(1909年)等都迅速建成并順利地進入了盈利期,扣除了利息后還是有巨大的利潤。引進外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鐵路建設(shè),從根本上杜絕了路權(quán)的喪失?!半m借款為當世詬病,然使當時不借英款以筑津(天津)榆(山海關(guān)),不但奉新無從贖回,即京張、張綏亦將為俄人所圖,焉有自我鳩工之一日?!?909年完工的、令國人極為自豪的京張鐵路也是提取關(guān)內(nèi)外鐵路余利修建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