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建立“生祠”,大搞個人崇拜。
通過廣結黨羽、控制內閣和打擊反對派的東林黨,魏忠賢的權勢達到了頂點。在那幾年中,每逢正月三十日魏忠賢生日之際,魏黨,甚至于外地的官員爭先恐后地送上厚禮,為魏忠賢祝壽。魏忠賢自稱為“九千歲”,他的追隨者們就高呼“九千歲”、“九千九百歲”。
在一片吹捧聲中,明熹宗朱由校也來湊熱鬧,他下令為魏忠賢和客氏在京城中,門對門地建造了兩座豪華的王府。
魏忠賢向皇帝學習,也生前為自己在西郊玉泉山建造了堅固的墳墓。有人在他的家鄉(xiāng),為他建立起了華麗的牌坊。為魏忠賢歌功頌德之風刮起來了,最后終于形成了橫掃全國的、為魏忠賢修建“生祠”之風!
大家知道,古代各氏族、家族修建祠堂,是為了祭奠死去的祖先,歌頌先人的恩德。什么是“生祠”呢?就是人還活著,為了歌頌他的功德、恩德,而修建一處場所,來滿足人們的崇拜要求。天啟六年(1626年),浙江巡撫潘汝禎上書熹宗,要求為魏忠賢建立“生祠”,熹宗居然批準了這個荒唐的要求!這個潘汝禎就在秀麗的西子湖畔,在岳飛廟和關羽廟之間,修起了天下第一座魏忠賢的祠堂。這個祠堂規(guī)模宏大,裝修華麗,同宮殿一樣。祠中塑造的魏忠賢雕像,用純金鑄成,肚子中的五臟六腑,都是用珠寶瑪瑙做成。每天中有三個時辰,按時供香,從不間斷。
由此開始,全國各地爭先恐后地掀起了建造生祠的比賽。天啟七年5月(1627年),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陸萬齡向皇帝提出,要在國子監(jiān)(孔子廟)旁邊,為魏忠賢建立生祠,把魏忠賢同孔子并列祭拜!這一荒唐的提議居然又得到了熹宗的批準!這可真是連臺喜劇,越演越滑稽!
有的地方官借口給魏忠賢修建生祠,大量強占百姓土地,僅開封一地修建生祠,就占用民房兩千多間;臨清一地,占用民房一萬多間。且不說還要耗費多少錢財和人力!而此時,東北邊防萬分危急,軍費開支急缺,袁崇煥等邊防將士正在寧錦前線苦苦死戰(zhàn)。魏忠賢卻為了修生祠,把國家搞得昏天黑地!
就在陸萬齡提出把魏忠賢與孔子?列,在國子監(jiān)為魏忠賢修建生祠的荒唐主張之后的三個月,熹宗死了。熹宗的死也是沒有人預料到的。原來,早在天啟五年,明熹宗在湖中泛舟時,一陣狂風刮來,熹宗同兩個太監(jiān)一起掉進水中。兩個太監(jiān)被淹死,熹宗被人從水救出后,受了驚嚇,從此,他的身體就每況愈下,兩年之后,就病入膏肓。熹宗沒有兒子,原本張皇后、慧妃、容妃各自都曾生了一個兒子,這三個孩子不是早產而死,就是不到一歲就神秘地夭折了。熹宗的兒子怎么都一一死去了呢?難道這是宮廷中的陰謀嗎?是誰在操縱這陰謀和黑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