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詩”流行時,也被批判“沒有生命力”
1990年到1993年,是汪國真風頭最勁之時。不過,很多評論家和詩人,對汪國真的走紅表示費解和嘲弄。
《詩歌報》1991年7月號刊發(fā)北京大學學生魏義民的《“汪國真熱”實在是歷史的誤會》,8月號又發(fā)表了幾位詩人的文章:《汪國真乎?汪國假乎?》、《汪國真現象及其批判》等等。
批評者認為,“汪國真的作品是非藝術性的”,題材狹窄,“如一個小木匠做了一套被人賞識的家具后,批量生產,只是在色澤、圖案上稍作修改,因而是沒有生命力的”。
汪國真慣用的語言方式也被譏為,“只是格言警句的分行”、“把詩的礦石附上說明書”。
對此,汪國真不屑一顧,“中國有句老話,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對我表揚也好,批評也好,我都不介意?!彼€反問:“如果我按照你們贊同的方法去寫詩,還會有‘汪國真現象’嗎?”
在評論家黃集偉看來,汪國真受歡迎不是假的,“這類詩我管它叫做‘賀卡語文’、‘心靈桑拿’,《讀者》式風格。在勵志詩歌上,沒人能替代他。他的詩歌沒有縱深、慘痛和焦慮,大眾認為它是詩,那就是詩?!?/p>
而學者朱大可這樣總結“汪詩”的特點:第一是,高度通俗,徹底放棄原創(chuàng)性,對精英思想做簡陋拷貝;第二是,用過即扔,徹底放棄經典性寫作。
他認為,這兩個特點,決定了汪國真特別容易受到市場寵愛。伴隨著中國經濟向全球敞開大門,詩歌市場化的潮流也勢不可擋,“在經歷了海子式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后,人們只需一種非常輕盈的‘哲思小語’,像粉色的口紅一樣,涂抹在蒼白失血的精神之唇上,以滋潤營養(yǎng)不良的文化面顏?!?/p>
汪國真認為,考驗詩歌的標準是時間和讀者
1993年后,汪國真淡出詩壇,少有新作發(fā)表。
“那是因為我開始練書法了?!蓖魢娼忉屨f,近年來他又迷上了作曲,便不寫詩了。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整個詩壇也不復昔日之興盛。權威詩歌刊物《詩刊》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鼎盛時期,發(fā)行量一度高達54萬份,而近幾年下降到兩三萬份,街頭報刊亭里已經難覓其蹤。
對此,汪國真沒有失落感,“我的詩集仍有再版,書店里還是很容易找到。”而且,他的詩還被收入一些地方的中小學語文課本,這讓汪國真頗為得意,“編課本的人總是認真負責的吧,幾個詩人能有這種榮耀?”
2006年11月14日,汪國真回母校暨南大學演講,有學生問,如何看待網上被惡搞的“梨花體”詩歌?汪國真答:考驗詩歌的最權威標準,一是時間,一是讀者。 □ 武云溥天將曉/同學醒來早/打拳、做操、練長跑/鍛煉身體好
1979年春,汪國真在《中國青年報》上第一次發(fā)表詩歌,獲稿費兩元,欣喜若狂。那年,他剛從工廠走進大學不久,是不斷投稿、又不斷遭遇退稿的文學青年。
1990年春,《年輕的潮》全國大賣,汪國真成為文學青年的榜樣,詩歌為他帶來每十行80元的稿酬。
2008年春,汪國真開一輛別克君威,穿梭諸多社交場合,儼然一位成功“轉型”的書法家、作曲家。
彈指一揮間,他曾領一時風騷,亦曾是眾矢之的,如今悄然轉身,好像一切都與己無關。
“當年寫詩,我沒想到會寫出一個‘汪國真現象’來;現在我已不關注詩壇。”2008年4月10日,汪國真說:“因為我覺得,要超越自己,很難?!?/p>
學生上課傳抄汪國真詩,引起出版社注意
汪國真出第一本詩集,是“催”出來的。這,跟一個叫孟光的人有關。
1990年,孟光是北京學苑出版社的編輯室主任,妻子在一所中學教書。有一天,妻子告訴孟光,她上課時發(fā)現有的學生不認真聽講,偷偷在底下抄什么東西,一問才知道,這些中學生們在傳抄汪國真的詩。
“汪國真是誰?不知道,可是學生們這么喜歡,連課都不聽了,可見不一般?!泵瞎庹f,他當時就意識到,這里可能存在著巨大商機,馬上組織人手開展市場調查。發(fā)現不少書攤和書店的老板都反映,經常有顧客來問,有沒有汪國真的書?
發(fā)現了市場需求,孟光立刻決定,找到這個汪國真,給他出詩集。
汪國真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開玩笑吧”。他從暨南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分配至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業(yè)余寫詩投稿,在《遼寧青年》、《女友》等雜志開專欄,盡管已經發(fā)表了不少作品,卻從來沒想過能出書。
“那幾年出版詩集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都是作者自費,因為賣不動啊,出版社不會為你冒賠錢的風險?!蓖魢孢€記得,出版社找上門,他當時覺得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孟光則認定自己挖到了一座金礦,他給汪國真開出了三個條件: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稿酬,最好的裝幀。只要汪國真點頭,保證一個月內讓詩集面世。
《年輕的潮》還未到貨,讀者圍到出版社
對出版市場而言,1990年被稱為“汪國真年”。
4月20日,汪國真把第一本詩集的書稿交給孟光。5月21日,《年輕的潮》由學苑出版社出版。報紙上發(fā)布了一條簡短的消息:詩人汪國真首部詩集出版??僧敃r,書還在運往各大書店的路上。
汪國真去逛王府井新華書店,發(fā)現柜臺上貼著條子:“汪國真詩集未到,何時到貨不詳。”他好奇地問書店售貨員,貼這條子什么意思?
售貨員不認識汪國真,說:“誰知道這汪國真是誰?。糠凑龁柕娜颂嗔?,麻煩,干脆就貼一條子?!?
后來,久尋未果的讀者急了,一群人圍到了學苑出版社,這讓孟光大吃一驚。
詩集發(fā)行后,一發(fā)不可收拾?!赌贻p的潮》緊急加印5次,首版印數15萬,又經幾次再版,共印了60余萬冊。
出版商們開始爭搶汪國真,《年輕的風》、《年輕的思緒》、《年輕的瀟灑》等詩集,連同花樣繁多的《汪國真詩文集》陸續(xù)上市,“汪國真風潮”開始席卷全國。
在上海南京東路新華書店舉辦的一次簽售活動中,汪國真一個上午簽掉4000多本書,還有很多讀者在排隊等候。
7月4日,《新聞出版報》把汪國真詩集列為十大暢銷書之一,文藝類獨此一本。10月,北京高校出現汪國真詩歌朗誦熱,并迅速向各大城市蔓延。學生們還流行把汪國真的詩句寫在賀卡、筆記本上饋贈朋友。
還有諸如《年輕的風采——專訪汪國真》之類的評介性書籍也紛紛出籠,“詩文集出了五六十種,別人研究賞析我的書就有16種?!蓖魢娼y(tǒng)計過,這些書的盜版還有數十種,“加上盜版總印數大概有一兩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