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節(jié):中原亂(10)

北宋王朝衰亡史鑒:中原亂 作者:丁牧


經(jīng)過大家一番忙活,禪位之事至此已算萬事俱備,只等趙桓蒞臨垂拱殿,與趙佶共同來參加過刪繁就簡的交接儀式,便可大功告成了。不料就在這最后一步上,事情卡了殼。

卡殼的原因,是太子趙桓別扭上了。

方才趙桓在奉旨趕往福寧殿的路上,就越想越別扭。有這么逼著人當皇帝的么?眼看著金軍大兵壓境國勢頹唐,就把這個爛攤子隨手一甩扔到我頭上了,這算什么鳥事?難怪朝野上下對你謗聲不已,看來你這個父皇真是在人品上大有問題。趙桓越想越氣,甚至于怒火中燒,就覺得他現(xiàn)在進宮來,不像是要來當皇帝,倒像是遭到了歹徒的綁架似的。所以聽了白時中請他速去垂拱殿接受百官朝拜的話,他連看也沒看白時中一眼,就冷冷地道:“垂拱殿不忙去,我要先去看看父皇?!?/p>

眾宰執(zhí)不敢違拗,只得引趙桓先赴宣和殿。

趙佶這一日勞神得很,此刻已是筋疲力盡,正倚在宣和殿東閣內(nèi)的御榻上休息。聞報太子叩見,還以為趙桓是前來請他一同去出席禪位儀式。豈料趙桓進得殿來伏拜問安后,表達的卻是“兒臣年資稚嫩,欠乏歷練,不敢貿(mào)領(lǐng)皇位”之意。

趙佶一聽,心里頓時就像是吃了個蒼蠅似的那么膩味。老子好不容易下決心將這皇位早早地割愛與你了,你倒拿捏著不接。你憑什么不接?你是什么人?是皇太子,是儲君。儲君是干什么的?就是要準備著隨時接替皇位的。現(xiàn)在老子不想干了,這個燙手的山芋你不趕緊接下來,讓我扔到哪里去?

這時候趙佶與趙桓的關(guān)系,就像集市上買賣雙方的關(guān)系似的,趕著不賣趕著不買。趙桓越是不想即位,趙佶越是覺著自己果斷禪位這步棋是走對了。于是趙佶板起面孔道:“禪位之事朕與諸宰執(zhí)已議決,無可更改,皇兒不必謙辭。望皇兒速整儀容,出席大典?!壁w桓卻仍是伏地叩首不已,聲稱萬萬不敢行此不孝之事。趙佶不禁光火起來,厲聲喝道:“你若不從朕命,便為天大的不孝!”就命宰執(zhí)們將趙桓帶出,快點兒去舉行儀式。

趙桓被宰執(zhí)們強行擁出宣和殿,還是滿臉的寧死不屈。讓他帶著這種情緒去見百官,非把事情搞砸不可。諸宰執(zhí)只好暫將其再送回福寧殿,輪番對他進行勸諫。李邦彥還派人請來了與趙桓關(guān)系密切的寶文閣直學士耿南仲幫忙,卻是一概無效。

眼看著天色已晚。百官在垂拱殿傻等了良久,早已是議論紛紛燥狀百出,讓他們再這樣干等下去也不是個事。白時中便請示趙佶,是否且讓百官退朝。趙佶心里窩火,但也只好允準。同時他向眾宰執(zhí)下了死命令,務(wù)必勸通趙桓,否則提頭來見。

大臣們誠恐誠惶,回頭再去勸說趙桓,并且將朱妃也搬了來說項,趙桓卻依然油鹽不進。眾宰執(zhí)黔驢技窮,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在福寧殿內(nèi)外來回轉(zhuǎn)磨,心里說休矣休矣,這回大宋的天是要塌下來了。

吳敏急中生智,忽然想到李綱,忙向宰執(zhí)們推薦道,李少卿乃勸禪之始作俑者,想必其對太子亦可有些說辭。眾宰執(zhí)一聽,如同撈到救命稻草,一迭聲地齊道,那就快快有請李少卿。

對于趙佶最終會決定禪位,李綱心里有個八成把握,但他沒料到趙佶會決定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更沒料到趙桓會堅決拒絕即位。禪位儀式卡了殼,他從皇城退回住所后,亦正忐忑不安,聽說宰執(zhí)差人來喚,情知此中的麻煩大了,遂不敢稍加怠慢,立刻動身趕到了禁中。

看到禁中群龍無首一派混亂的情形,李綱馬上敏感地向白時中李邦彥問道:“敢問二位宰相,今夜宮禁的防衛(wèi),是如何安排的?”一語點醒夢中人,白時中李邦彥都被自己的疏忽唬出了一身冷汗。他們連忙奏請趙佶批準,急調(diào)時任步軍都虞候的老將何灌火速帶兵入衛(wèi),扼守皇城內(nèi)外諸門。

李綱的提醒堪稱及時。何灌剛剛將諸門的守衛(wèi)部署完畢,便在內(nèi)東門碰上了欲帶著隨從進宮的鄆王趙楷。

徽宗趙佶龍根偉健,性喜房事,恩澤諸宮,子女眾多,有子三十一人,有女三十三個。除去因病夭折的,現(xiàn)今已被封為這王那王的子嗣,就有二十五六個之多。而在眾皇子中,除了太子趙桓,名望最高的一個人,便屬這個皇三子趙楷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