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quán)攻打完關(guān)羽之后,其兵鋒指向了曹魏的勢力。曹丕嚇得趕快命令樊城、襄陽的士兵往回撤,一把火把樊城、襄陽給燒掉了,不給孫權(quán)半點便宜。司馬懿則勸說,別燒,孫權(quán)不敢來。孫權(quán)后來真沒去樊城、襄陽,曹丕悔得腸子都青了。于是曹丕認為,看來,司馬懿得重用啊。在曹丕手下,司馬懿先是做第二把手,后來又升為第一把手。曹丕出去打仗,放心地把家里的人交給司馬懿,司馬懿則管理得有條有序。
只是曹丕才當了六年皇帝,就死了。只得讓司馬懿接著輔佐后來的魏明帝曹睿,司馬懿答應(yīng)了??刹?,曹丕剛死,就出現(xiàn)了孟達投降事件。孟達當時在湖北,以為曹軍鞭長莫及,接受了諸葛亮好處,就準備投降了。他算了一算,曹軍即使來找他算賬,也得一個月的時間。司馬懿呢,一面寫信安慰孟達,一面快速行軍,八天行軍一千二百里。當司馬懿大兵到達孟達那里的時候,孟達都懵了,只好束手就擒。
這件事,諸葛亮最生氣,因為他想討伐魏國,以孟達為內(nèi)應(yīng),卻被司馬懿打亂了步驟。
此后,司馬懿也就專門負責(zé)和諸葛亮周旋,當然,在魏國也沒別人玩得過諸葛亮。諸葛亮要幫劉備恢復(fù)漢家河山,夢想著將魏國吃掉。偏偏司馬懿在魏國,即使諸葛亮設(shè)計離間司馬懿,司馬懿還是穩(wěn)如泰山。諸葛亮和司馬懿還玩了一曲空城計,耍了中國百姓幾千年。
話說諸葛亮當了蜀漢的丞相以后,于公元228年開始了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帶著六萬兵馬浩浩蕩蕩地北上了。司馬懿接受漢明帝的旨意前去阻擋。司馬懿上戰(zhàn)場時,就問了一句,街亭,誰在防守?有人回答道馬謖。司馬懿帶著部隊就把街亭攻下來了。街亭是什么地方,咽喉啊,誰奪得了街亭,誰就掌握了主動權(quán)。諸葛亮沒看到嗎?看到了,但他用人錯誤,讓馬謖丟掉了街亭。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第一次交鋒,就失敗了。司馬懿并沒有放過這次大好的戰(zhàn)機,他帶著大兵追向了諸葛亮的駐扎地點——西城。諸葛亮當時正好把士兵派出去運糧草,準備撤退回家。沒想到,司馬懿這就來了,他城中沒幾個士兵。
于是,諸葛亮打開城門,在城頭上擺上一把琴,彈奏了起來。于是,就演出了一場聞名中外的“空城計”大戲。
在曹魏朝中,司馬懿未必完全掌握政權(quán),尚有曹真壓在他的頭上??伤抉R懿能熬,曹真在魏國與蜀國的對決中,還是病逝了。魏國的兵權(quán)就落到了司馬懿的手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懿又和諸葛亮進行了最后一次對決,時間是公元234年。
當時的司馬懿帶著優(yōu)勢兵力,與前來討伐的諸葛亮相遇于渭水。有人對司馬懿說,諸葛亮剛來,士兵累得很,我們主動出擊,將他們趕出去。司馬懿則微微一笑,他要和諸葛亮熬,看諸葛亮能否熬得過他。司馬懿將部隊主力集中在一個叫石原的地方,阻擋住諸葛亮部隊前進的方向。但是,司馬懿從不主動出戰(zhàn)。
這可急壞了諸葛亮,他把部隊集中在五丈原,進可攻,退可守。但他的糧草不多,必須與司馬懿決戰(zhàn),一決勝負??伤抉R懿躲在烏龜殼里,就是不出來。罵陣吧,蜀漢士兵操著四川話天天在陣前罵。司馬懿呢,任你怎么罵,就是不出來。他糧草多,士兵吃喝不愁。
就這樣,他們對峙了一百多天。
諸葛亮著實氣得發(fā)瘋,他派士兵給司馬懿送了一頂女人裹頭的布,羞辱司馬懿不是男人,像女人一樣當縮頭烏龜。司馬懿接到那個裹頭布,不但不生氣,還津津有味地欣賞了好久,四川的錦緞,就是繡得不錯嘛。司馬懿隨口問道:“諸葛丞相,公文忙不忙???每天吃多少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