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對話為蕭何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給他留下了“不計私嫌”的雅名。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蕭何在經歷了這么多事故變遷之后,為人處世是多么小心謹慎——惠帝此時剛剛十八歲,就算是臨終之時,蕭何也不愿直抒胸臆,非要等皇上自己點出曹參,才表態(tài)全力支持。
蕭何購置房產,一定要買在最荒僻的地方。而且,從來不買有高大圍墻的宅子。他說,后代賢能,會學習我的節(jié)儉;后代不賢,這種房子也不會被勢家大族盯上奪走。
相權與君權的矛盾總是在不斷協調中相互博弈著,因此即便是與劉邦私交甚篤,蕭何也免不了屢遭猜忌。各侯為求自保,處心積慮,甚至不擇手段,雖然令人不齒,但與他們相比,蕭何總歸算是善始善終了?! ?/p>
至此,我們用了九章的篇幅詳細講述了劉邦分封列侯的情形。目的有兩個,一是說明劉邦是遵守承諾的人;二是說明劉邦構建了一個受封集團。兌現承諾是為了贏得功臣派的支持,這一派對于鞏固西漢政權關系極大,畢竟功臣派是劉邦政權的基石。而且,當時異姓諸侯王出現叛亂時,劉邦成功利用受封集團打敗了異姓諸侯王。那么建漢后,除了大封列侯,為了鞏固劉姓江山,劉邦還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請看下一章:《姓劉的都有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