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鮑爾默手里拿到“印鈔機”(4)

創(chuàng)業(yè)在微軟:微軟亞洲工程院成長啟示 作者:許鳳婷


后來,在一次管理層會議上,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討論起新機構的名字。當時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無線小組的李世鵬提出:既然中國的科研體系分為科學院和工程院,那么為什么不借用這個說法,將從事開發(fā)的新團隊命名為“工程院”呢?

這個提議當即得到了眾人的肯定,“微軟亞洲工程院”的名字被確定下來。

員工們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工程院和研究院是完美的互補。它們的名字也表明,研究院會繼續(xù)把重點放在基礎研究、概念創(chuàng)新上,而工程院則注重將這些想法付諸實施并轉(zhuǎn)化為看得見的產(chǎn)品。

到了2003年9月,張亞勤又帶著管理層在青島召開了一次會議。他們討論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給工程院定位:工程院要做什么?工程院不做什么?

討論過后,一張組織結(jié)構圖漸漸清晰——這張圖以距離產(chǎn)品上市時間的遠近來說明各個相關團隊和產(chǎn)品之間的關系。

微軟亞洲研究院專注于五年后的技術走向;銷售團隊為半年至一年后的產(chǎn)品服務;而工程院,則著眼于兩年后進入市場的產(chǎn)品。

這次會議還決定:未來工程院要引入微軟的開發(fā)流程和組織架構,即開發(fā)、測試和項目經(jīng)理三個功能小組并駕齊驅(qū)、三足鼎立。

那年秋天,微軟亞洲研究院組織了十余位“意見領袖”召開圓桌會議。與會者大多數(shù)都是中國學術界的帶頭人,甚至包括中國科學院的專家。張亞勤擔心的是,創(chuàng)建微軟亞洲工程院會被人看作對基礎研究重視不足,甚至可能會被看成雇傭中國廉價勞動力的一個新途徑。因此,在這次會議上,張亞勤向與會的專家們解釋了微軟創(chuàng)辦這一機構的動機——把研究人員從產(chǎn)品轉(zhuǎn)化的干擾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基礎研究。張亞勤說:“建立這樣的共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國。你要想做點什么事情,就一定要贏得支持?!?

2003年11月5日,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微軟亞洲研究院在為慶祝成立五周年而舉行的盛大儀式上,正式對外宣布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

前來參加慶祝儀式的前國務委員、中國工程院院長宋健稱贊微軟這個新成立的機構道:“我看到你們微軟人也從中國學了些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