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喜歡喝酒,但有一個原則,決不找當(dāng)事人要酒喝,如果案件辦結(jié)了,當(dāng)事人真心誠意地請喝酒,他也不推辭。另外就是別人的案件拉他去喝酒,他也不推辭,反正不需要自己承諾什么。胡大海想起一篇報道上說:在中國最盛行的風(fēng)就是吃喝風(fēng),一年光公款這一塊就喝掉一個西湖,吃掉三個三峽。
崔玉彬見胡大海答應(yīng)了,說:"就這樣說定了,不見不散,我再去對小史說一聲。"
這個小史名叫史良華,是執(zhí)行二科的科長,歸崔玉彬分管,私下里和他也走得比較近。
胡大海知道汪鳳琴和崔玉彬關(guān)系曖昧,雖然兩人表面上很冷淡,誰也不說誰的好,反而互相攻擊,但他知道那是一種假象。因為在排案的時候,這兩個科按單雙號分案,崔玉彬往往分的案件標的大,而自己分的案件都是一些小標的民間借貸案件,本來按單雙號分案很公平,但汪鳳琴在立案的時候做了手腳,除了當(dāng)事人直接在立案大廳立案沒法做手腳外,其余經(jīng)她手的案件特別是委托執(zhí)行案件她都有權(quán)決定立單號還是雙號,這也就意味著案件在哪個科辦。崔玉彬辦的案件都是一些有"油水"的案件,許多案件的當(dāng)事人是東山知名的企業(yè),這樣飯局自然就多,他每次都喊上李高亭,把李高亭安排得舒舒服服的,李高亭自然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胡大海有意見,告到李高亭那,李高亭就推到汪鳳琴,找汪鳳琴理論,汪鳳琴三言兩語就讓他下不了臺階:"胡局長,你說這話是安著什么心哪?難道你想在案件執(zhí)行上發(fā)財?要發(fā)財搶銀行來得快呀。"對這個母夜叉樣的女人,胡大海再也不敢找茬,忍氣吞聲算了。跟一個女人爭吵,而且是為這樣的事情,傳出去好講不好聽,到時人家不知把自己看成什么樣的人。
"把汪鳳琴和歐陽茹叫上吧,反正也不多這兩個人,添兩雙筷子就是了。"胡大海想試探崔玉彬?qū)ν豇P琴的態(tài)度,他不想把話說得太明顯,于是就連同歐陽茹一道搬了出來。
"不行,咱哥們今晚講些掏心窩子的話,到時汪鳳琴那個長舌婦又到處嚼舌頭,不能讓她去。那個歐陽茹也不能去,她們倆人一個辦公室,一唱一和,專門搬弄是非,對她也要提防著點。"崔玉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