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析一下,楊堅這一時期為什么如此迷信術士算命?。渴遣皇且驗樗靶奶?,急不可耐?我覺得并非如此。事實上,此時的楊堅還遠遠沒到野心膨脹,一心想要自己當皇帝的地步,只是因為他太擔心前途了,所以才要靠這些虛幻的力量來安慰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窮算命,富燒香了。
周武帝韜光除權臣
周武帝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當年,他的父親宇文泰就非常賞識他,曾經(jīng)說:"成吾志者,必此兒也。"他的哥哥周明帝臨死前,也說:"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兩代皇帝都對他評價這么高,可見周武帝必有不凡之處。
怎么不凡呢?他和兩個哥哥一樣,也想結束宇文護專權的局面,但是,他不急于求成,他懂得時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所以,他寧愿把時間拉長,分兩步走。
第一步叫韜光養(yǎng)晦。周武帝一上臺就裝傻,表現(xiàn)出一副對政治不感興趣的樣子,任由宇文護發(fā)號施令,解除宇文護的懷疑。裝傻之外,周武帝還對宇文護表現(xiàn)得畢恭畢敬,努力討得他的歡心。
怎么畢恭畢敬呢?周武帝即位之后,下了一道詔命,說:
大冢宰晉國公,親則懿昆,任當元輔,自今詔誥及百司文書,并不得稱公名。
大冢宰宇文護,從親戚的角度來說是我哥哥,從官職的角度來說是國家的宰相,這是多么尊貴的人啊!所以,我決定,以后任何詔誥和文書,都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稱晉國公,以示尊重。
這就是所謂的贊拜不名,在中國古代是極大的榮耀。事實上,不僅贊拜不名,周武帝每次在宮里見到宇文護,都要站起來說話,他說,我和晉國公不僅是君臣,更是親人,宇文護是堂哥,我是堂弟,站著說話還不是應該的嗎!
討好宇文護本人還不夠,周武帝還要討好宇文護的家人。當時,宇文護的母親被北齊俘虜,關押了三十五年才放回北周。老媽受了這么多委屈,宇文護自然想竭盡全力地補償她。周武帝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這位伯母特別關心。每到年節(jié)都要給伯母跪拜祝賀,伺候得比皇太后還要周到。看見周武帝對自己的老媽好,宇文護也很感動,對他的警惕就主動放松了。
周武帝這樣韜光養(yǎng)晦了多久啊?整整十二年。十二年如一日地忍氣吞聲,真是"忍者神龜"呀。他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兩個好處:第一,慢慢打消宇文護的戒心,讓宇文護對他放松警惕。第二,慣著宇文護,讓他狂妄自大,讓他盡情地樹敵。等到宇文護戒心基本解除,樹敵也越來越多的時候,周武帝該使第二招了。
第二招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宇文護有個親信叫宇文直,此人也是周武帝的親弟弟,跟兩頭都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