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漢的人生經歷極為坎坷。1946年春天,大學還沒有畢業(yè)的他曾因受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委派參與西北聯(lián)大學生運動,組織學生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把當時的校長劉季渾趕下了臺。最后他被國民黨抓進陜南漢中監(jiān)獄。兩個月后,剛出獄的牛漢又到河南開封任學運組長,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46年秋,在搜集國民黨的情報時,路過河南的伏牛山,牛漢被一伙土匪抓住并被五花大綁。"當時,這幫土匪要槍斃我,之前請我吃一頓飯。正在吃飯,也就是在將要被槍斃前的20分鐘,那個土匪頭子的兒子柴化周是我的同學,他及時趕來才救了我一命。說心里話,為共產黨犧牲,我毫不含糊。"
北京解放前夕,牛漢已潛伏進來,做一所學校的保衛(wèi)工作,率領學生護校。解放軍進北京城時,臟亂的天安門城樓,是他帶領100多名大學生前去打掃的。據說,垃圾拉了幾大車。城樓門上的那把鎖,是他親手砸開的。城樓里有個歷史展覽,掛著李大釗就義時的照片,是他帶領學生立于照片前,向這位革命先驅默哀致敬。李大釗在這里,首次被作為英烈,受到如此眾多青年學生的敬仰。
全國解放初期,他當時是華北聯(lián)合大學校長成仿吾的業(yè)務秘書,工作較為穩(wěn)定,正利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美國侵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迅即投身抗美援朝前線,保家衛(wèi)國,是個滿腔熱血的愛國者。
全國解放后,他也坐過兩年監(jiān)獄,那是1955年5月14日,他因被打成"胡風分子"而被捕,使他成為所謂"胡風反革命集團"一案遭逮捕的第一人,比胡風本人還早兩天成為囚犯,入獄兩年。不久,又作為"右派"被嚴加管制,開始長時間的勞改生活。
也正因為他的樂觀、豪放的個性,才使他的傳奇般的人生歷程中充滿了詩的意境和詩的審美趣味。他說,1955年剛剛被關押時,就連看守都緊張得睡不著,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覺;有時在獄中實在閑得無聊,他就學雞叫、學狗叫,學各種動物叫……
在他一生的兩次牢獄生活里,一次是國民黨的牢,一次是共產黨的,而這一切都是與政治有關,與詩無關。牛漢說,他面對挫折時的堅韌的性格和無畏精神或許與他的蒙古族血統(tǒng)有關,但重要的還是家庭的影響。牛漢的父親在大革命以前,曾在北大旁聽了兩年,并在那時參加了黨組織的活動。他的兩位舅舅也是中共黨員,積極投身到革命運動中。在他們身邊自己難免或多或少地受到熏陶。而母親剛烈的性格也深深影響了他,許多年后他把對慈母的感情寄托在了一首名為《愛》的詩中。牛漢說,詩中所說都是事實。那是1931年前后,山西省開挖己巳渠,占用了他們家本來就只夠活命的地卻不給錢,母親氣憤不過,在"一個寒冷的冬夜,她懷里揣一把菜刀",夜行40里,"闖進一座花園,想要謀殺那個罪大惡極的省長(閻錫山),被衛(wèi)兵抓住,吊在樹上,三天三夜,當作白癡和瘋子……"那年牛漢才七八歲。
1980年春末,胡風來到北京,住在國務院第二招待所。因"胡風分子"而罹罪的牛漢,騎著自行車前去看望。胡風犯了精神分裂癥,使他感到意外。他說他清楚地記得,胡風曾對他說過,他的神經有纜繩那么粗,不會斷裂?,F在見到了曾為"分子"們之"首"的胡風,牛漢自然有許多感慨。他先胡風得到自由,精神解放也來得早。見過胡風之后,他寫了篇《重逢胡風》。
牛漢謙稱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平反之后,他執(zhí)行主編過《中國》。"當時《中國》是年輕人的園地。《中國》實際是民辦公助,丁玲從東北農墾局找到資助辦起來的。《中國》的兩年對新生代詩、先鋒小說起了一定扶持作用。編《中國》時我發(fā)了大量朦朧派和新生代的詩,幾乎每期都發(fā)。當時我請北島做《中國》的特邀編輯,編制以外的,不坐班,每期開編輯會來,大概有一年時間。北島的詩凝練,最后一稿和第一稿區(qū)別很大,寫好以后不斷地刪,形成跳動、玄想、空白。他感情激動,不平鋪直敘。新生代詩人的語言新穎,和北島等朦朧詩人不一樣。新生代詩更顯出個性,更符合詩的審美性質?!吨袊凡粌H發(fā)朦朧派詩,也發(fā)了好多像翟永明、海男、唐亞平的詩,他們有的是第一次發(fā)表詩作?!吨袊忿k了兩年,1985-1986年,后被勒令停刊。丁玲一去世,我們就曉得非停不行,但我們仍憋著勁直到最后'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