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點睛
一只鷺鷥救活了一家人的性命,卻使母親背負了半輩子的罪惡感,皆因她的心中,那強烈而執(zhí)著的善念……
一只鷺鷥
陳所巨
童年的一個雪天,我們被饑餓困擾,家里委實找不到一點可以吃的東西。
我和母親以及還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親回來,他是到湖灘上挖野荸薺去了。雖然我們明白,這么大的雪,天又特別冷,湖灘肯定是凍住的,但我們依然充滿希望地等待著。那種時候,能夠充饑的東西,唯有等待和希望。
中午以后,父親的身影才在我們久久等待的視野中出現(xiàn)。當他裹著一陣冷風走進門來的時候,我看見他抽著雙手,懷里竟抱著一只鳥。父親說,那是只凍得快要死了的鷺鷥,在雪地里,一下子就逮住了它。
父親把鷺鷥放到地上,它渾身顫抖,連站都站不穩(wěn)。我蹲下來撫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連害怕的力氣也沒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淚,浮著那種招人憐憫的微光。在這種冰雪封凍的天氣,這只鷺鷥真的太可憐了。
我感到一陣襲來的饑餓,就抬起頭來問父親:“挖到野荸薺了嗎? 我餓。”
父親眼里掠過一絲無奈:“地凍得實在硬,刨不動。”說著他將目光移向母親,“把這只鷺鷥殺了吃吧,孩子太餓?!?/p>
母親顯得十分猶豫,她信佛,從不殺生。衣服上落只蟲子,她也輕輕彈掉,不肯碾死,何況是殺這樣一只可憐的鷺鷥呢?
“不,不能殺它,它太可憐了。”我大聲說。
父親說:“我們沒有吃的,你不是很餓嗎?”
“我不餓,一點兒也不餓,你別殺它?!蔽亿s忙說。
“它快餓死了,我們沒東西喂它。它反正是要餓死的?!备赣H堅持著。
“不,我喂它,它不會死?!蔽易o住鷺鷥;扳開它的嘴,攢了些唾液吐進去,鷺鷥縮動長脖子,貪婪地吞咽著。
見我如此,母親就說:“別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們不殺它吧?!?/p>
我把鷺鷥放到一只舊竹筐里,筐里墊了些干草。我想著等到天晴,鷺鷥能夠覓食的時候,就把它帶到湖灘去放了。
那是最難熬的一夜,兩天沒吃進一點兒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著似火燒火燎,以后就麻木了,身上一陣一陣地滲冷汗。我饑餓中覺得夜里母親不止一次到我床邊,伸手摸摸我的額頭,然后,就小聲地嘆息。
天剛亮,母親搖醒我,說:“快起來,鷺鷥死了,是餓死的?!?/p>
我來不及穿衣服就跑到竹筐邊,鷺鷥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邊。
母親燒了些開水,將鷺鷥沖燙了幾下,拔了羽毛,然后剖開肚子,將內臟扒出來洗凈。 那只可憐的鷺鷥的胃囊里,除了幾?,旇纳傲V?什么也沒有。它大概也已經(jīng)餓了好多天。
鷺鷥自己死了,我們吃它便心安理得。鷺鷥太瘦,肉很少,母親就燒了半鍋湯,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們家的一頓美餐。
許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鷺鷥,是它救了我們,讓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鷺鷥被我們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氣轉暖,第三天,父親就從湖灘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薺。
后來,我們長大了,母親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臨終之前喊我到床邊說:“記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鷺鷥嗎? 是我扭斷了它的脖子,我是罪過太深啊……”我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的連走路也不肯踩死蟲蟻的善良的母親,不忍心讓我們挨餓,竟親手殺死了一只鷺鷥! 幾十年來,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著多少折磨啊!
佳句品讀佳句: 我的連走路也不肯踩死蟲蟻的善良的母親,不忍心讓我們挨餓,竟親手殺死了一只鷺鷥!
品讀: 這句話運用了一個強烈的對比,表達了深沉的母愛,而這種母愛與善良天性之間的沖突,即使作者不寫出來,讀者也可以深深地感覺到。這就是對比的力量。
賞析感悟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災荒年里的故事,文中的母親在饑餓的年代里,為了全家人不被餓死而殺死了一只鷺鷥。該說她殘忍嗎? 因為她雖然吃素念佛,竟然殺生;還是該說她善良? 因為她殺死它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而且,這件事竟然在心里折磨了自己半輩子。這件事讀者自有公論。文章情節(jié)波折感人,畫面凄美清晰,語言質樸真摯。
(特級教師黃瓊推薦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