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定要清楚,事情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成功不是有努力就會見到成效的。知道孩子努力了,就不要去在意結果,這樣也會給孩子減輕心理上的壓力,使孩子更有勁頭去挑戰(zhàn)下一個目標。
“結果如何?”無論是學習還是運動,總有父母老關心結果。父母這種只關心結果的姿態(tài)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如果非要問的話,還不如問“好玩嗎,出什么問題了”,如果張口就問結果如何,孩子們會因為清楚自己要回答的內容而難以啟齒,只會馬馬虎虎回答說“沒什么”或“還行”之類的,更不會接著往下講了。如果問玩得高興嗎,孩子大多會回答“怎么可能高興”,接下來媽媽就可以說,“是這樣啊,媽媽以前也有玩得不高興的時候,”從而講出自己的親身體驗,也可借此引出其它的話題。
不要只追求結果,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結果是隨著發(fā)展自然而然就會有的,所以只要注重過程,父母同孩子之間的會話就會有成果。父母同孩子談話的重點是要讓孩子切身體會到,要想熟練掌握某樣東西、獲得某種成果都是需要過程的。通過過程可以讓孩子明白:過程中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既有上坡也有下坡,道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們,現(xiàn)在達成目標不是目的,學會如何順利走好崎嶇的路,該怎樣越過這座山,退步時該做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學習什么才是真正的目的。
怎樣才能正確地教育孩子,從而讓他們認識到過程的重要性呢?
首先要在確認總體目標的前提下,設定當天的具體目標。假設總的目標是為增強漢字能力,那么大可不必在意這個最終目標,重點是今天記住多少漢字,要設定當天學習的具體的字數。像這樣設定的小目標可以很容易就完成。通過完成這樣一個個小目標,自然而然就會接近達到總的目標。這樣的切身體驗很重要。
不必太過于在意總的目標,要堅持不懈地完成每天要做的事。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每天都堅持不懈地、踏踏實實地完成各個小目標的孩子肯定是有著良好的自制力、意志堅強的孩子。
所以父母與其直接讓孩子去學習,還不如規(guī)定明確的任務,如今天的數學題要試著做七道。當然也可以是五道或十道。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很有好處,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也是很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