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節(jié):太閣殿下的寶物-豐臣秀吉與大阪城(7)

萌:日本史 作者:櫻雪丸


從開幕府當將軍到兵敗身亡,前后歷時不過一個星期左右,所以光秀的短命政權一般也被稱為"三日天下"。

這也就是為啥柯南里的那個旅游團誰要是當光秀誰就能每天做三分鐘的老大。

消滅了明智光秀之后,秀吉憑借此戰(zhàn)功成功晉升為織田家遺老中最有話語權的人,并且在分遺產(chǎn)大會上成功擊敗其他家臣,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此后,他又在賤岳(滋賀縣內(nèi))和當時遺老內(nèi)實力排行第二的柴田勝家狹路相逢。在雙方展開了一場生死爭斗后,秀吉再次取得了勝果。

在這場被稱為賤岳合戰(zhàn)的大戰(zhàn)中,秀吉一方有七個人戰(zhàn)功卓越,他們分別是福島正則、加藤清正、脅坂安治、糟屋武則、片桐且元、平野長泰以及加藤嘉明,合稱賤岳七本槍,本是日語,做量詞用,換成中文就是賤岳七桿槍。

那旅行團五個成員的名字,也正是取自于此。

搞定了柴田勝家后的秀吉,等于是繼承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原織田信長領地,說他是當時的日本一哥也不為過。

做了老大,自然得要有派頭。秀吉原先的居城姬路城(兵庫縣內(nèi))和現(xiàn)在自己的身份相比,顯然顯得有些寒酸。所以他決定另謀寶地,新開山頭,怎么著也得造一座日本第一城來搞一回登基大典什么的。

選來選去,最終敲定了石山本愿寺。

石山本愿寺就是本愿寺家族的大本營,即之前在一休系列里提到過的那位本愿寺蓮如那伙人的專屬據(jù)點。當年扛本愿寺第十一代掌門顯如和尚跟信長叫板,連扛魔王十多年,最后雖說力竭而不得已開城投降以求太平,但那里作為天下第一難功不落之城的美名,也就此傳遍了整個日本。

再加上地理位置又非常優(yōu)越,西面是瀨戶內(nèi)海,邊上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堺,東面不遠處就是京都,走過去也就小半日,放眼當時秀吉所轄的所有領地,最有大本營相的地方也就屬那兒了。

天正十一年(1583),羽柴秀吉下令在原本石山本愿寺的舊址上造一座新城,并取名為大阪城。

大阪城外整個長達 12 公里的石墻,估計約動用了 50 萬石塊。整個大阪城的建筑結構共分成內(nèi)城、中城與外城。雖然經(jīng)過戰(zhàn)亂,但是內(nèi)外兩道護城河以及兩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不過,要說最為壯觀的,當屬大阪的天守閣,也就是主城堡。

整座天守閣共有五層,高四十米,瓦檐上貼滿金箔,城內(nèi)都是當時名家畫的各類屏風,極其奢華。

全部工程耗時三年,共用了民夫十萬才得以完工。

秀吉是個攻城的高手,所以也深知如何將城池造得難以攻破。這座大阪城正是他破城無數(shù)后的心血所得,在當時,無論是其本人眼中還是外人心目里,都是永遠無法攻破的金湯之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